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垄沟覆盖集雨模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彦婷 1 ; 张芮 1 ; 董博 2 ; 李青青 1 ; 刘柯含 1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垄沟集雨;玉米;土壤微生物群落;覆盖

期刊名称: 干旱区地理

ISSN: 1000-6060

年卷期: 2024 年 47 卷 003 期

页码: 413-4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垄沟覆盖集雨模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选取"登义"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常规平栽不覆盖为对照(CK),依次设置垄覆普通黑色地膜沟不覆盖(HL)、垄覆液态地膜沟不覆盖(YL)、垄不覆盖沟覆秸秆(NJ)、垄覆液态地膜沟覆秸秆(YJ)、垄覆普通黑色地膜沟覆秸秆(HJ)共计6个处理,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垄覆膜沟覆秸秆的集雨模式均有利于玉米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HJ处理的穗行数、千粒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最大,分别较对照CK提高11.22%、31.31%、88.02%、79.83%,且与CK间差异均显著(P<0.05),而垄无覆盖沟覆秸秆的NJ处理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较CK低.(2)垄覆地膜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且能改变微生物结构,但垄无覆盖沟覆秸秆的NJ处理却不能.(3)各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在门、纲水平上均受到覆盖集雨模式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主要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占比25.8%)、拟杆菌纲(Bacteroidia,占比8.4%)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占比7.7%),且垄沟覆盖有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即垄沟集雨模式可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门、纲水平的结构及组成,实现玉米增产的效果.

  • 相关文献

[1]不同熏蒸剂对草莓连作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杨馥霞,汤玲,贺欢,唐小刚,王卫成. 2023

[2]地面覆盖方式对新垦盐碱地的抑盐和增产效果研究. 王成宝,杨思存,霍琳,姜万礼. 2014

[3]陇东旱塬苹果根系分布规律及生理特性对地表覆盖的响应. 孙文泰,马明,董铁,刘兴禄,赵明新,尹晓宁,牛军强. 2016

[4]旱塬区地面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性状和树体生长的影响. 董铁,刘小勇,张坤,马明. 2014

[5]半夏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龚成文. 2005

[6]陇东旱塬苹果园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性状、根系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孙文泰,刘兴禄,董铁,尹晓宁,牛军强,马明. 2015

[7]覆盖处理苹果细根分布与土壤物理性状响应关系研究. 孙文泰,董铁,刘兴禄,赵明新,尹晓宁,牛军强,马明. 2016

[8]覆盖模式对不同类型旱地冬小麦土壤水温特征、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张礼军,鲁清林,汪恒兴,张文涛,周刚,白玉龙,张耀辉. 2019

[9]施肥和地膜覆盖对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张礼军,鲁清林,白斌,汪恒兴,张文涛,周刚,白玉龙,张耀辉. 2019

[10]施肥和覆盖模式对旱地冬小麦花后干物质转移、糖代谢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 张礼军,鲁清林,白玉龙,周刚,汪恒兴,周洁. 2017

[11]地表覆盖对陇东旱塬苹果根系生长与越冬前后树体贮藏营养的影响. 孙文泰,马明,董铁,刘兴禄,赵明新,尹晓宁,牛军强. 2016

[12]黄土高原旱塬区覆盖方式对早酥梨光合特性的影响. 赵明新,刘小勇,孙文泰,张坤,刘永富. 2012

[13]黑色地膜覆盖对胡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胡麻的增产作用. 许维诚,李玉奇,牛树君,刘敏艳,余海涛,胡冠芳. 2015

[14]旱地苹果园不同秸秆覆盖的土壤水温效应及对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兴禄,尹晓宁,董铁,牛军强,孙文泰,马明. 2018

[15]旱地春小麦秸秆覆盖空行种植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照霞,郭贤仕. 2005

[16]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时间格局研究. 罗进仓,陈家章,吴海霞. 2001

[17]新型抗旱保水剂在小麦、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李秀君,杨封科. 2001

[18]新型抗旱保水剂在小麦、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李秀君,杨封科. 2002

[19]玉米/蚕豆间作中的种间促进作用. 李隆,李晓林,张福锁,孙建好,杨思存. 2004

[20]河西灌区玉米免冬灌施水播种节水技术研究. 包兴国,舒秋萍,杨文玉,孙建好,刘生战,李全福.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