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新品种佳禾1号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晓艳 1 ; 王立明 1 ; 陈光荣 1 ; 杨如萍 1 ; 董博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佳禾1号;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与信息

ISSN: 1003-6997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44-47

摘要: 本试验以2017—2018年甘肃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2019年甘肃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汇总结果为数据来源,通过统计佳禾1号的增产率、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离优度、适应度对其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佳禾1号较陇豆2号(CK)增产明显,丰产性好;稳定系数(HSC)和变异系数(CV)较高,具有良好稳产性;适应度和增减产点次显示佳禾1号具有广泛的适宜性,可以在甘肃省河西灌区、中部沿黄灌区及陇东旱塬区大面积春播种植。

  • 相关文献

[1]甘肃省马铃薯区试品种产量性状和环境鉴别力评价分析. 蒋彤晖,叶夕苗,余斌,文国宏,李高峰,张峰. 2022

[2]陇东地区浅脐色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李峰,张文伟,耿智广,李可夫,付金元,王立明. 2018

[3]不同大豆品系多点鉴定及抗旱性评价. 张彦军,王兴荣,李玥,陈光荣,苟作旺,杨如萍,祁旭升. 2022

[4]基于R语言的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在大豆区试中的应用评价. 张恺东,张凡巧,董博,段佳霖,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 2024

[5]甘肃省春小麦新品系丰产稳产性分析. 袁俊秀,杨文雄,王世红. 2009

[6]基于GGE双标图法的甘肃省西片区域春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及适应性评价. 崔同霞,张保军,姚友旭,柳娜,虎梦霞,李怀德. 2022

[7]胡麻新品系95005丰产性与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张建平,党占海. 2005

[8]玉米品种陇单339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王晓娟. 2017

[9]应用AMMI模型分析评判甘肃省春油菜区试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董云,王毅,漆燕玲,徐一涌,庞进平,方彦. 2010

[10]13个大豆品种在甘肃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分析. 李玥,王兴荣,张彦军,张金福,苟作旺,祁旭升. 2018

[11]引进大豆种质资源的适应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高玉芳,张彦军,赵振宁,赵宝勰,杜世坤. 2021

[12]甘肃省2007年中晚熟玉米区试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李志明,杨彦忠. 2008

[13]13个芸豆新品种(系)在河西走廊的适应性鉴定. 闵庚梅,刘占鑫,杨晓明,张丽娟. 2020

[14]晚实核桃新品种-陇薄香2号的选育. 张辉元. 2011

[15]2004-2005年酒泉市棉花多点试验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冯克云. 2007

[16]1996~1999年甘肃省冬小麦陇东片区试新品种(系)丰产、稳产性分析. 雍致明,李兴茂. 2000

[17]几个玉米新杂交种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分析. 刘忠祥. 2008

[18]耐密玉米新品种陇单9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王晓娟,何海军,寇思荣,刘忠祥. 2013

[19]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陇春27号选育研究. 杨文雄,刘效华,杨芳萍,陈源娥,张灿军. 2010

[20]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虎梦霞,刘效华,柳娜,王世红,杨文雄.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