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越冬前冬小麦主茎叶片几何参数模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平 1 ; 张文宇 2 ; 张伟欣 2 ; 诸叶平 3 ; 李世娟 3 ; 巩法江 1 ; 毕海滨 1 ; 岳霆 1 ;

作者机构: 1.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叶片;几何参数;模型;生物量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5 年 35 卷 12 期

页码: 1719-17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定量分析冬小麦越冬前叶片主要几何参数与器官生物量及比叶重的关系,以小麦品种济麦22、泰农18和鲁原502为材料,于2013-2014和2014-2015年冬小麦生长季内开展了品种和施氮试验,通过分析越冬前叶长和叶宽与器官生物量和比叶重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叶弦角和叶切角与比叶重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冬小麦越冬前叶片几何参数模型。经独立试验资料检验,冬小麦越冬前叶片主要几何参数叶长、最大叶宽、叶切角和叶弦角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MSE、平均绝对误差(da)、平均相对误差(dap)和R2分别为1.453cm(n=46)、1.136cm、11.997%和0.916;0.093cm(n=46)、0.073cm、13.396%和0.837;23.906°(n=46)、16.059°、52.153%和0.556;23.706°(n=46)、19.818°、53.966%和0.787,均达极显著水平(P<0.001),说明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吻合程度较好。所建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品种、不同施氮水平下冬小麦越冬前叶片主要几何参数。

  • 相关文献

[1]基于生物量的油菜越冬前植株叶片空间形态结构模型. 张伟欣,曹宏鑫,朱艳,刘岩,张文宇,陈昱利,傅坤亚. 2015

[2]基于同化物分配的冬小麦节间形态参数模型. 陈昱利,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曹宏鑫. 2017

[3]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越冬前植株地上部形态结构模型. 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 2016

[4]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穗部主要形态参数模型. 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 2017

[5]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穗部主要形态参数模型. 陈昱利,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曹宏鑫. 2016

[6]基于生物量的香蕉叶片主要几何属性研究. 刘永霞,何应对,连子豪,王丽霞,殷晓敏,王必尊,曹宏鑫. 2021

[7]马铃薯块茎形态结构模型主要参数的确定与验证. 陈昱利,杨平,巩法江,毕海滨,岳霆,高明慧,曹宏鑫. 2019

[8]遥感光谱指标和神经网络结合的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估测. 张传波,李卫国,张宏,李伟,马廷淮,张琤琤,陈华. 2022

[9]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区域化旱涝监测预警. 葛道阔,曹宏鑫,杨余旺,马晓群,张文宇,张伟欣,林玥,李秉柏. 2017

[10]基于WCSODS的小麦旱涝灾损区域化监测与精细化评估. 葛道阔,曹宏鑫,杨余旺,马晓群,张文宇,张伟欣. 2017

[11]冬小麦结实率估算的模型研究. 文廷刚,陈昱利,杜小凤,杨平,王伟中,曹宏鑫. 2016

[12]基于CBERS卫星遥感的冬小麦产量估测研究. 李卫国,李正金. 2010

[13]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旱涝敏感性分析与损失评估. 葛道阔,曹宏鑫,马晓群,张文宇,张伟欣. 2016

[14]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的水热传输模型及其应用. 胡凝,吕川根,姚克敏,夏士健. 2006

[15]窄叶桃叶片秋季光合特性初探. 张斌斌,马瑞娟,沈志军,蔡志翔. 2011

[16]基于生物量的油菜植株分枝形态结构模型研究. ZHANG Weixin,张伟欣,CAO Hongxin. 2014

[17]生物遮阴对银杏幼苗生长的影响. 钱龙梁,薛源,李柠,李强,汪贵斌,曹福亮. 2015

[18]狼尾蕨叶片诱导不定芽植株再生技术. 叶晓青,佘建明,邓衍明,童红玉. 2011

[19]蝴蝶兰离体培养不定芽高效增殖研究. 杨海芸,杨芸,吴震,王广东. 2010

[20]杨树长势与其叶片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陈川,张山泉,庄春,纪凤高,孙春梅,丁国霞.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