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2个地理种群大银鱼COⅠ基因序列变异与遗传分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琳 1 ; 张敏莹 1 ; 徐东坡 1 ; 周彦锋 1 ; 方弟安 1 ; 段金荣 1 ; 刘凯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大银鱼;地理种群;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遗传分化

期刊名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ISSN: 2095-1388

年卷期: 2016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285-2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PCR产物纯化测序方法,测定了太湖、洪泽湖两个种群共96尾大银鱼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ytochrome oxidaseⅠ,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结果表明:在638 bp序列中共检测到6个变异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0.94%;A、G、T、C平均含量依次为26.2%、34.0%、21.3%和18.5%,A+T含量(47.5%)低于G+C含量(52.5%);共发现7种单倍型,其中hap1、hap5和hap7为共享单倍型,hap6为洪泽湖种群特有,hap2、hap3和hap4为太湖种群特有,在7种单倍型中,hap1为明显的优势单倍体型,共54个个体(占总个体数的56.25%);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642和0.001 48,遗传多样性较低;AMOVA分析显示,种群内遗传变异为79.82%,种群间变异为20.18%,两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201 79,表明两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本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大银鱼野生资源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大银鱼全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开发及在不同生态型群体中的检验. 唐雪梅,周彦锋,方弟安,罗宇婷,张敏莹,蒋书伦,张希昭,彭飞,尤洋. 2023

[2]秀丽白虾3个地理种群mt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及遗传分化. 张敏莹,徐东坡,方弟安,周彦锋,刘凯. 2018

[3]兴凯湖大银鱼生活史及种群结构分化特征. 唐富江,谢松光,刘伟,王继隆. 2012

[4]大银鱼生物学与渔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唐富江,高文燕,李慧琴,刘伟. 2020

[5]冻融期连环湖大银鱼稳产水域中的浮游生物群落特征. 李喆,孟玲欣,唐富江. 2020

[6]兴凯湖大银鱼个体繁殖力研究. 李培伦,王继隆,鲁万桥,刘伟,唐富江. 2020

[7]用Cyt b基因分析松嫩平原区湖泊水库大银鱼的遗传多样性. 鲁翠云,陈昕,那荣滨,郑先虎,李喆,唐富江. 2020

[8]小兴凯湖大银鱼种群资源现状与合理利用. 鲁万桥,王继隆,李培伦,尹增强,唐富江. 2020

[9]运用正交设计法检验盐度和碱度对大银鱼的联合毒性. 尤洋,胡庚东,何文辉. 1999

[10]用PAPD方法分析太湖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亲缘关系. 夏德全,曹萤,吴婷婷,杨弘. 2000

[11]太湖中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群体的遗传结构. 夏德全,曹萤,吴婷婷,杨弘. 1999

[12]连环湖大银鱼稳产水域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状况. 李喆,唐富江,刘欣,陈昕,王永康,李旭阳. 2024

[13]太湖和洪泽湖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体内元素的积累特征及产地判别. 杨健,徐勋,刘洪波. 2009

[14]大银鱼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周彦锋,徐东坡,方弟安,尤洋. 2016

[15]太湖大银鱼生长特性的研究. 王玉芬,蒋全文. 1992

[16]运用正交设计法检验盐度和碱度对大银鱼的联合毒性. 尤琦,尤洋,胡庚东. 2000

[17]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摄食器官与食性的研究. 何文辉,赫广春,尤洋,胡庚东,王博. 2001

[18]3个地理群体大银鱼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周彦锋,徐东坡,单俊峰,尤洋. 2011

[19]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口器结构研究. 尤洋,胡庚东,王博. 1999

[20]大银鱼早期发育阶段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免疫和代谢的关联. 周依帆,张希昭,周彦锋,徐东坡,王晨赫,郭世越,蒋书伦,尤洋.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