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冶楠 1 ; 朱艳 1 ; 赵元寿 2 ; 朱建宁 3 ; 门佳伟 1 ; 陈富 4 ; 孔德媛 1 ; 张卫兵 1 ; 宗元元 1 ; 李永才 1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兰州工业研究院食品工业研究室
3.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
4.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关键词: 壳寡糖;马铃薯微型薯;浸种;发芽;内源激素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788-8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浸种处理是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促进块茎萌发的手段,然而浸种剂使用不当,会引起内源激素的失调,导致马铃薯高脚苗的发生。研究壳寡糖浸种对马铃薯微型薯芽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壳寡糖作为马铃薯微型薯拌种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费乌瑞它’马铃薯微型薯为试材,分别用10、50和200 mg·L-1(w/v)的壳寡糖溶液浸种处理,筛选促芽生长的最佳壳寡糖浓度,以50 mg·L-1(w/v)浸种15 min为处理组(COS50),蒸馏水浸种为阴性对照(Con),并选择易引起块茎芽细长且疯长的外源赤霉素3(15 mg·L-1,w/v)浸种处理为阳性对照(GA3)。测定各处理对微型薯发芽率、发芽势、芽长和芽直径的影响,并检测浸种处理前(BT)、萌发前期(BGS)、萌发期(GS)和伸长期(VG)顶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用石蜡切片染色观察GS期顶芽细胞的形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芽生长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内在联系。【结果】50 mg·L-1(w/v)壳寡糖浸种处理可有效促进微型薯块茎芽的萌发及生长,芽长较Con组显著提高了74.7%,芽直径较GA3组显著提高了37.2%;并在浸种后第5天,块茎发芽率即达100%,分别较Con和GA3组提高40.0%和17.0%,同时,COS50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微型薯的发芽势,在处理后第5天,发芽势分别较Con组和GA3组提高了80.0%和28.6%,块茎表现为出芽早,出芽整齐。不同浸种处理微型薯顶芽分生组织的内源激素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在VG期,COS50处理组块茎芽分生组织的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和赤霉素(GA)的含量分别较Con组提高了11.4%、2.7%和2.5%,而脱落酸(AB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3.2%(P<0.05)。GA3处理组内源GA、CTK及IAA含量最高,COS50组的IAA、CTK和GA含量分别低于GA3组5.1%、8.4%和2.0%(P<0.05),ABA含量无显著降低。然而,COS50处理显著提高了VG期微型薯顶芽分生组织中内源多胺(PA)的含量,分别较Con组和GA3组提高了7.0%和2.8%。石蜡切片染色的结果显示,GA3处理的顶芽分生组织细胞沿芽轴方向纵向伸长膨大形成细长扁平状的细胞,而COS50组分生组织细胞膨大均匀,无细长扁平状,且与Con组的细胞形态相似。相关性分析显示,COS50处理诱导的马铃薯微型薯芽的增长、增粗、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提高与内源激素CTK、GA以及PA含量的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微型薯块茎发芽过程中PA的含量与ABA的含量表现极显著负相关(r=-0.785,P<0.01)。【结论】50 mg·L-1(w/v)的壳寡糖浸种通过提高马铃薯微型薯芽组织中内源多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以及赤霉素的含量提高了微型薯芽长、芽直径及发芽率,但壳寡糖处理引起的内源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易引起苗细长疯长的外源赤霉素浸种处理组,块茎芽分生组织的细胞均匀膨大,出芽整齐,芽长且粗壮,未表现芽细长、疯长现象。
- 相关文献
[1]硒肥浸种对低温胁迫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淑英,樊廷录,程万莉,赵刚,李茂松,党翼,王磊,李尚中,高建军. 2022
[2]高寒阴湿区不同覆膜马铃薯微型薯的土壤水热效应及产量表现. 高彦萍,胡新元,李掌,吴雁斌,张武,齐恩芳. 2017
[3]邻磺酰苯酰亚胺钠浸种对大蒜病虫的防效初探. 张茹,杨梅. 2011
[4]不同试剂浸种对红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蔡子平,王宏霞. 2013
[5]不同外源激素浸种对甜椒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曲亚英,朱建美,王萍. 2006
[6]浸种试剂与红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关系. 蔡子平. 2014
[7]S_(3307)和IBA+NAA浸种对低温胁迫下甜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曲亚英,郁继华,陶兴林,常涛. 2006
[8]马铃薯黑胫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 李建军,刘世海,惠娜娜,王立,李继平. 2010
[9]核果类果实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王鸿,郝燕,陈建军,班明辉. 2006
[10]“氧汤”激发大麦种子萌发的研究. 宁春华. 2000
[11]NaOH对梨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王玮,李红旭,赵明新,曹素芳,刘芬,杨瑞. 2018
[12]不同成熟度秦艽种子的发芽特性. 彭云霞,王宏霞,蔡子平,魏莉霞. 2013
[13]茄子砧木托鲁巴姆发芽试验研究. 岳宏忠,李庭红,郭兰香,侯栋. 2002
[14]玉米幼胚和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内源激素的比较. 贾小霞,王汉宁,孔维萍,梁慧光,张金文. 2009
[15]不同分枝西瓜品种生长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杨永岗,张化生,李晓芳,苏永全. 2020
[16]香芹酮对马铃薯种薯发芽的调控机制. 葛霞,徐瑞,李梅,田甲春,李守强,程建新,田世龙. 2020
[17]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的GA_3、IAA和ABA含量. 程建新,毕阳,田世龙,李梅,李守强. 2013
[18]单性结实黄瓜在亚低温条件下子房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张东琴,侯栋,岳宏忠,李亚莉. 2021
[19]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内源激素变化及其与先期抽薹的关系. 杨永岗,张化生,李亚莉,王晓巍,郁继华,王小丽. 2010
[20]热激对甜瓜未授粉子房培养胚珠膨大期内源激素的影响. 唐桃霞,孔维萍,任凯丽,程鸿,张化生.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半干旱地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
作者:景芳;边芳;任生兰;刘彦明;陈富;南铭;张成君;刘阳
关键词:燕麦;品种(系);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灰色关联度评价;聚类分析
-
采后外源脱落酸处理对雾培微型马铃薯周皮木栓化的影响及其机理
作者:张志鹏;谭芸秀;李宝军;李永才;毕阳;李守强;王小晶;张宇;胡丹
关键词:雾培微型薯;脱落酸;木栓化;苯丙烷代谢;活性氧代谢
-
品种和种植密度对燕麦饲草产量、品质和病害的影响
作者:景芳;南铭;刘彦明;陈富;边芳;任生兰;张成君
关键词:种植密度;产量;营养品质;倒伏;红叶病;白粉病
-
氨基寡糖素与嘧菌酯和蛇床子素联用在马铃薯黑痣病和晚疫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张彤彤;赵畇树;张武;梁宏杰;陈富
关键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黑痣病;晚疫病;氨基寡糖素;嘧菌酯;蛇床子素;防效
-
甘肃窖藏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作者:朱艳;朱福鹏;陈富;师桂英;赵元寿;张凤;巩文娟;张威;王小晶;李永才
关键词:马铃薯;干腐病;镰刀菌;分离;致病性
-
加快实施"陇薯入藏"行动计划的必要性及其发展建议
作者:吕和平;陈富;张武;张彤彤;梁宏杰;王敏
关键词:马铃薯;“陇薯入藏”;西藏地区;马铃薯产业;生产现状;发展建议
-
甘肃渭源县杜家铺村产业现状及马铃薯应用实践
作者:陆立银;王敏;吕和平;徐福祥;陈富
关键词:渭源县;杜家铺;产业;马铃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