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鱼类食性的基因调控与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浩 1 ; 李胜杰 1 ; 白俊杰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食性;遗传改良;食欲;遗传调控;多态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11 期

页码: 78-8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鱼类食性受多种因素包括内在的遗传和生理因素如食欲、消化道结构以及外在的饵料性质如蛋白来源、饲料适口性等的影响,是遗传改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功能基因的遗传调控是食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笔者概述了鱼类食欲调控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食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并对鱼类食性改良和人工饲料蛋白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培育食性改良品种提供科学参考。

  • 相关文献

[1]鱼类食性的基因调控与遗传改良研究进展(英文). 刘浩,李胜杰,白俊杰. 2015

[2]鱼类食欲调控研究进展. 田娟,何艮,麦康森,周慧慧. 2016

[3]营养物质对鱼类食欲的影响. 田娟,何艮,麦康森,周慧慧. 2016

[4]动植物蛋白对日本沼虾生长、肌肉组成、抗氧化、TOR信号通路及食欲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郑金仙,周东生,魏山山,熊云凤,孔有琴,张易祥,赵建华,刘艳,戚常乐,丁志丽. 2022

[5]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NPY基因的DNA和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刘浩,白俊杰,李胜杰. 2016

[6]珠江斑鱯食性的调查与分析. 胡隐昌,邬国民,陈焜慈,李恒颂,邓国成,李大疆. 2000

[7]广东鲂仔幼鱼生长与食性的研究. 谢刚,叶星,许淑英,潘德博,庞世勋,祁宝伦,苏植蓬. 2000

[8]强壮藻钩虾食性分析及其对温度、盐度变化的响应. 韩永望,李健,陈萍,李吉涛,何玉英,常志强,戴芳钰,刘德月. 2012

[9]鱼类的食谱. 宋盛宪. 2004

[10]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黄海中南部鳗鱼食性的研究. 郭旭鹏,李忠义,金显仕,戴芳群. 2007

[11]海洋浮游纤毛虫摄食研究综述. 张武昌,陈雪,李海波,王超锋,梁晨,张珊,肖天. 2016

[12]珠江口浅海8种经济鱼类的食性研究. 余景,赵漫,陈丕茂,张月平. 2016

[13]长江上游圆筒吻鮈生长与食性. 熊星,李英文,田辉伍,贾向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3

[14]黄海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种群特征的年际变化. 李忠炉,金显仕,张波,周志鹏,单秀娟,戴芳群. 2012

[15]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食性特征. 宁加佳,杜飞雁,王雪辉,谷阳光,王亮根,李亚芳. 2015

[16]珠江斑鳠的食性. 胡隐昌,陈焜慈,李恒颂,邓国成,邬国民,李大疆. 2003

[17]鲥鱼的驯养与生物学研究Ⅰ.O~+龄幼鱼的生长与食性. 王汉平,邱顺林,陈大庆,钟鸣远,黄木桂,张邦杰,麦家柏. 1992

[18]鱼类食性和食物网研究评述. 薛莹,金显仕. 2003

[19]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大亚湾紫海胆食性分析. 莫宝霖,秦传新,陈丕茂,黎小国,冯雪,佟飞,袁华荣. 2017

[20]珠江口万山群岛黄鳍棘鲷食性随年龄的变化特征. 杨禧越,刘永,李纯厚,唐广隆,张达娟,游奕来,潘淑芳,郑秋实,肖雅元,吴鹏.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