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有机物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玉军 1 ; 董士刚 2 ; 刘世亮 2 ; 姜桂英 2 ; 张弘 2 ; 李影 2 ; 郭斗斗 2 ; 黄绍敏 2 ; 申凤敏 3 ;

作者机构: 1.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3.;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化肥;秸秆;牛粪;土壤;活性有机质;碳库管理指数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43-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大田模拟试验,分析了秸秆、秸秆掺混牛粪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后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碳库管理指数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替代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总有机质含量,秸秆替代40%化肥(S3)处理效果最好,提高14.25%。秸秆替代、秸秆牛粪共同替代处理在提高土壤中活性、低活性有机质含量方面效果较好。不同活性有机质的碳库管理指数总体上以牛粪秸秆共同替代处理较高,其中高活性有机质的碳库管理指数以MS3(秸秆和牛粪共同替代40%化肥)处理最高,为175.7,中活性有机质以MS4(秸秆牛粪配施全量化肥)处理最高,为407.7,低活性有机质以MS2(秸秆牛粪共同替代30%化肥)处理最高,为533.7。总之,不同有机物替代部分化肥能有效提升土壤总有机质、不同活性有机质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其中秸秆牛粪共同替代30%~40%化肥效果最优。

  • 相关文献

[1]平菇栽培废料等有机肥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申进文,沈阿林,张玉亭,霍云凤. 2007

[2]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土壤改良措施下土壤孔隙. 杨永辉,武继承,毛永萍,韩庆元,何方. 2013

[3]耕作方式对豫南雨养区土壤微环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张德奇,岳俊芹,李向东,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杨程,秦峰,马富举,时艳华,陈远凯,程红建. 2016

[4]定位化肥牛粪配施对设施蔬菜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涛,刘勇鹏,朱广权,张婵,张亚,姚秋菊,孙治强. 2021

[5]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体NO_3~- N累积的长期定位试验. 孙克刚,李锦辉,姚健,王英,吕爱英. 1999

[6]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三大土类中钾素平衡的研究. 孙克刚,李锦辉,李贵宝,张桂兰,朱洪勋. 1999

[7]施用绿肥条件下减施化肥对土壤养分及持水供水能力的影响. 刘小粉,刘春增,潘兹亮,杜天晨. 2017

[8]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4种典型土壤冬小麦生育前期氨挥发的影响. 张水清,张博,岳克,孙贇,张秀玲,林杉,黄绍敏. 2021

[9]种植紫云英不还田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春增,刘小粉,王守刚,李本银,吕玉虎,潘兹亮,曹卫东. 2014

[10]牛粪秸秆堆肥替代20%全量化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聂胜委,张巧萍,潘秀燕,张玉亭,郑念,许纪东. 2022

[11]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潮土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岳克,张水清,黄绍敏,张珂珂,王柏寒,郭腾飞,郭斗斗,宋晓. 2023

[12]种下分层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花生产质量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李亮,余辉. 2023

[13]芝麻秸秆主要化学组成的研究. 高树广,张春花,孙玉霞,李伟峰,王瑞霞,杨光宇,秦速滑,刘红彦. 2019

[14]不同花生品种秸秆与籽仁营养成分综合分析. 张忠信,王庆东,赵婧伊,董文召,韩锁义,高伟,刘华,徐静,杜培. 2020

[15]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侯晓娜,李慧,朱刘兵,韩燕来,唐政,李忠芳,谭金芳,张水清. 2015

[16]多源卫星遥感秸秆焚烧过火面积动态监测. 武喜红,刘婷,程永政,王来刚,郭燕,张彦,贺佳. 2017

[17]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松涛,王汉民,曹雯梅,马丽,房卫平. 2006

[18]不同类型小麦在豫南地区的品质表现. 孙君艳,张凯,程泽强. 2005

[19]长期不同施肥结构条件下的土壤植烟效应研究. 张翔,范艺宽,宝德俊,毛家伟,马京民,桂言伟. 2009

[20]新建茶园土壤pH改良技术——以豫北卢仝茶园为例. 赵兴华,燕树锋,刘海芳,贾永贵.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