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云彤 1 ; 范书华 1 ; 王艳 1 ; 邵广忠 1 ; 时新瑞 1 ; 解国庆 1 ; 董清山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关键词: 晒烟;种质资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5-9369
年卷期: 2016 年 47 卷 04 期
页码: 79-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构建筛选优良创新种质资源,明确品种间相似度及遗传关系,合理选择育种亲本材料,文章对55份晒烟创新种质资源作聚类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基于24项生物学特性聚类分析,欧氏距离为12.95处可将55份晒烟创新种质资源分为五大类群,第Ⅰ类群上中等烟比率最高,可作为品质育种亲本选择材料,第Ⅱ与Ⅲ类群平均产量较高,是培育高产品种优先选择亲本,同时这两大类群在株高、茎围、节距、可见叶数上均具有明显优势,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重点开发利用,第Ⅳ类群植株高度最小,可作为矮源亲本保存利用,第Ⅴ类群可作为培育早熟品种亲本材料。进一步分析创新种质资源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结果显示晒烟单位面积产量与可见叶片数、腰叶长、单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茎围呈显著正相关,腰叶宽对产量影响不显著。
- 相关文献
[1]晒烟花烟二号生长规律与形态性状的相关分析. 刘东风. 2002
[2]晒烟种质资源鉴定研究. 解国庆,董清山,王艳,范书华. 2010
[3]30个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综合评价研究. 李帅,刘长华,曹士亮,褚力嘉,仲昭暄,刘宝民,于滔. 2019
[4]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特性及聚类分析研究. 苗百更,马文东,李智媛,李佳美,李修平. 2016
[5]寒地水稻产量性状相关及聚类分析. 冯永祥,刘沐江,汪秀志,吕彦东,郑桂萍,钱永德,刘光雷. 2008
[6]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研究. 聂守军. 2005
[7]寒地水稻RVA谱特征及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关研究. 李佳美,李修平,李智媛,马文东,苗百更,吴恒梅. 2016
[8]11个亚麻品种的产量特征分析. 吴建忠,赵茜,关凤芝. 2012
[9]鲜食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邦升,刘喜才,宋继玲,刘春生,杨梦平,韩冰. 2020
[10]基于遗传多样性评估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 王建丽,马利超,申忠宝,刘杰淋,朱瑞芬,韩微波,钟鹏,邸桂俐,韩贵清,郭长虹. 2019
[11]东北部分地区山荆子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冯章丽,于文全,顾广军,刘畅,卜海东,程显敏,刘延杰,董雪梅,邢星. 2016
[12]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豆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 刘冰,周长军,顾鑫,吴耀坤,于吉东,田中艳,李建英,马兰. 2022
[13]亚麻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及核心品种抽取方法. 路颖. 2005
[14]179份高粱种质资源表型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付连双,和阳升,王欣晨,王晓楠,单大鹏,严洪冬,李祥羽,唐贵. 2024
[15]晒烟产量与主要生育性状的相关与选择. 傅迎军. 2000
[16]牡丹江地区晒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 解国庆,董清山,王艳,范书华. 2012
[17]黑龙江省晒烟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研究. 王艳,董清山,范书华,解国庆. 2009
[18]晒烟稳定株系选拔中的灰色关联分析. 董清山. 1999
[19]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晒烟氮磷钾营养分配的影响. 王艳. 2005
[20]黑龙江省几个晒烟种质抗病性的比较鉴定. 王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作者:杨冰;孟祥海;王佰成;王文慧;时新瑞;徐德海;张帅;张星哲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还田;不同耕层;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
-
机收玉米新品种牡单2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张庆娜;姜军;邵广忠;孙殷会;程娟;傅迎军
关键词:玉米;牡单27;机械收获;选育;栽培技术
-
土壤养分管理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佰成;孟祥海;张星哲;杨冰;王文慧;时新瑞;孙国宏
关键词:土壤;养分管理;作物产量;品质;影响
-
天然火山石板熔岩台地土壤条件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洪亮;孙玉友;魏才强;张艳茗;曲金玲;程杜娟;解忠;宋泽;刘春光;姜龙;徐德海;时新瑞
关键词:天然石板田;光合物质生产;碳氮代谢关键酶;稻米品质
-
马铃薯新品种'牡育薯1号'的选育
作者:解国庆;董清山;范书华;王艳;张丽微;华玉晨;赵云彤
关键词:马铃薯;新品种;牡育薯1号;鲜食型
-
长粒香型水稻新品种牡科稻10号
作者:李洪亮;孙玉友;魏才强;解忠;程杜娟;曲金玲;宋泽;刘春光;姜龙;徐德海;王丽;时新瑞
关键词:长粒;香型;水稻;新品种;牡科稻10号
-
黄芪对黑木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金贺;王延锋;刘姿彤;史磊;盛春鸽;赵云彤
关键词:黄芪;黑木耳;生物学效率;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