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株侧耳属真菌对小麦秸秆化学组分及瘤胃消化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洪生 1 ; 梁军锋 1 ; 张克强 1 ; 陈秀为 2 ; 赵润 1 ; 张金凤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2.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侧耳属;固态发酵;小麦秸秆;细胞壁化学组分;粗蛋白;瘤胃消化率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09 年 28 卷 10 期

页码: 195-1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秸秆木质素含量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低,作为反刍家畜的粗饲料营养价值低,饲料化利用受到限制。通过室内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两株侧耳属真菌Tf1(Pleurotus sajor-caju)和JG1(Pleurotus Cornucopiae Roll)对小麦秸秆细胞壁化学组分的降解、瘤胃消化率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菌株JG1、Tf1和两菌复合发酵21d的小麦秸秆,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28.20%、30.78%和38.41%,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19.26%、19.28%和26.65%;48h干物质瘤胃消化率分别比未发酵秸秆提高了38.62%、44.81%和55.89%,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分别提高了38.91%、49.00%和63.08%;粗蛋白含量分别比未发酵秸秆提高了58.60%、69.53%和72.22%。表明菌株JG1和Tf1在选择性降解木质素,改善瘤胃消化率,提高粗蛋白含量方面的优势,而且两菌株复合发酵具有协同作用,与单菌发酵相比,木质素降解率、瘤胃消化率和粗蛋白含量都明显提高。

  • 相关文献

[1]酱油渣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其饲料化发展前景. 马良,王昌禄,范寰,王文杰. 2010

[2]黑曲霉发酵酱油渣的研究. 李鹏,马良,范寰,王文杰. 2013

[3]棉籽饼粕生物脱毒的研究进展. 乔家运,陈龙宾,李平,王文杰. 2010

[4]中药渣固态发酵前后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变化. 白海,高阳,刘丽敏,马毅. 2021

[5]固态发酵果胶酶的酶蛋白组成和活力分析、体外酶解效果及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高研,吴勃,朱启江,刘正群. 2024

[6]食用菌固态发酵对玉米粉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仲雪,陈晓明,王乃娟,梁建芬. 2023

[7]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及脯氨酸等含量的研究. 孙立全,霍治军,常彩涛,张成合,李明,刘文明. 2003

[8]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豆粕豆质分析中的应用. 孟兆芳,张玺,陈峥.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