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弧齿往复式稻田株间自动避苗除草装置设计与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奇 1 ; 周文琪 1 ; 唐汉 1 ; 马骁驰 1 ; 王金武 1 ; 佟童 2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2.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佳木斯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关键词: 稻田;避苗除草装置;株间杂草;自动控制;有限元法;试验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53-61,7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现有稻田株间除草漏除率大、除草率低和除草装置因无法确定秧苗位置而导致伤苗率高等问题,基于除草执行部件往复式开合运动思想,设计了一种用于去除稻田中耕期株间杂草的弧齿式自动避苗除草装置。根据中耕除草期稻株生长状态,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了对置株间除草齿,并确定了除草弧齿的主要结构参数。利用光电传感器和电动直线推杆的协同作用,设计了自动避苗控制系统,当该装置执行避苗除草作业时,系统根据前进速度控制除草弧齿张开一定间距,以躲避秧苗。基于显式动力学仿真软件LS-DYNA进行了虚拟试验,以地表下0~40 mm内土壤扰动率为试验指标,当除草齿入土深度为32 mm时,土壤扰动率达到最大值,为90.02%。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该株间除草装置和自动避苗控制系统的作业性能,在前进速度为0.5~0.9 m/s时,该装置平均除草率为86.51%、平均伤苗率为0.20%,除草和避苗作业性能稳定,可满足稻田除草农艺要求和株间"避苗除草"作业要求。

  • 相关文献

[1]牧草收获机割台接地仿形控制方法的研究. 程睿,刘立强,牟雪雷,王伟. 2022

[2]耕整地机具耕深自动控制及电子测量技术. 韩喜龙. 2022

[3]种子包衣机PLC控制技术的设计与实验. 任嘉宇. 2023

[4]基于GNSS的水田旋耕平地机系统设计. 李会荣. 2024

[5]蛇形毒饵站的稻田防治效果试验. 王宇,丛林,刘晓辉,王大伟,王春,苏戈. 2010

[6]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研究进展. 王晓萌,孙羽,王麒,宋秋来,曾宪楠,冯延江. 2018

[7]采用两次施药技术防除稻田藨草. 张子丰,韩逄春,王义明,权明顺. 2000

[8]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董文军,来永才,孟英,唐傲,张喜娟,冷春旭. 2015

[9]50%拜田净防除水稻田杂草效果评价. 黄元炬. 2005

[10]施氮水平及施氮方式对稻田土壤渗漏水三氮浓度影响. 孟祥海. 2014

[11]松嫩平原盐碱稻田耕整地方法研究进展. 宋秋来,王麒,孙羽,曾宪楠,冯延江,李柱刚,刘凯,来永才. 2022

[12]稻田养鱼生态效益. 李月梅. 1999

[13]寒地稻作减排农艺途径的研究进展. 谢婷婷. 2015

[14]采用两次施药技术防除稻田Baio草. 张子丰,权明顺. 2000

[15]三江平原不同稻田土壤化学性质演变特征. 王秋菊,焦峰,刘峰,常本超,姜辉,姜宇,米刚,周鑫. 2018

[16]氮素水平与施氮方式对稻田氨挥发影响. 孟祥海,魏丹,王玉峰,吴英,陈雪丽,张磊,时新瑞. 2011

[17]YRC2388防除稻田杂草. 张子丰,黄元巨,韩逢春,朴德万,白洪松,田宗丰. 2000

[18]东北地区水稻初冬晾晒期鼠害调查与为害分析. 丛林,郭永旺,王大伟,任飞,李宁,刘晓辉. 2014

[19]氮肥施入方式对苏打盐碱稻田氮素利用的影响. 李婧阳. 2023

[20]稻田改种大豆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李青超,于海林,赵秀梅,刘悦,兰英,王连霞,刘洋,韩业辉.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