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杂交稻与常规稻的技术性状及其经济效益比较——基于南方稻区11个品种的实地调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万忠 1 ; 方伟 1 ; 周少川 1 ; 段东霞 1 ; 杨震宇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稻;常规稻;技术性状;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技术经济

ISSN: 1002-980X

年卷期: 2015 年 03 期

页码: 83-89

收录情况: CSSCI

摘要: 运用模糊数学的相关方法,建立了以水稻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为因子的模型。采取单因素评价标准化处理与权重系数赋值方法确定各技术经济指标的权重。利用对南方稻区11个水稻品种的调研数据,计算出11个水稻品种的各指标评价值。研究发现:以"黄华占"和"黄莉占"为代表的常规稻品种总体上具有比较优势。针对目前在实际的水稻育种及推广工作中重视杂交稻、轻视常规稻的现状,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常规稻的推广力度、完善优质稻的收购和加工体系、扩大优良品种的规模化种植、平衡开展育种专项支持。

  • 相关文献

[1]杂交稻与常规稻的技术性状及其经济效益比较-基于南方稻区11个品种的实地调查. 万忠,方伟,周少川,段东霞,杨震宇. 2015

[2]类回交育种的思考及拓展.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 2017

[3]华南籼稻高效育种 -从"早晚兼用型"到"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王重荣,王志东,陈宜波,赵雷,龚蓉,潘阳阳. 2022

[4]华南超级常规籼稻育种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江奕君,林青山. 2009

[5]高产常规稻新品种粤特13的选育. 陈粤汉,廖耀平,何秀英,陈钊明,程永盛. 2011

[6]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粤广丝苗的选育与应用. 廖耀平,何秀英,陈钊明,程永盛,陈粤汉. 2009

[7]广东常规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评价. 冯爱卿,朱小源,曾列先,李落叶,李建雄,杨健源. 2015

[8]特效植物营养素处理时期对水稻产量、性状及表观遗传效应的影响. 余素芹,谢国文,王正询,江奕君,高云,梁前进. 2011

[9]特效植物营养素对常规稻性状表现及表观遗传效应的影响. 余素芹,王正询,江奕君,高云,谢国文,梁前进. 2010

[10]特效植物营养素在水稻的合理使用及表观遗传效应. 余素芹,谢国文,王正询,江奕君,高云,梁前进. 2011

[11]华南超级常规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黄庆,江奕君,林青山,邹永春,刘怀珍,高云. 2009

[12]特效植物营养素在常规稻穗珍香上的表观遗传增产效果. 余素芹,谢国文,王正询,江奕君,高云,梁前进. 2011

[13]广东省国标优质常规稻育种进展. 程永盛,廖耀平,何秀英,陈钊明,陈粤汉. 2008

[14]源自杂交稻组合“天优998”稻瘟病菌小种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杨健源,陈玉托,陈深,杨维新,陈喜劳,曾列先,朱小源. 2009

[15]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 王丰. 2020

[16]晚籼杂交稻LAI、SPAD和LTR的动态变化及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付崇允,曾学勤,朱满山,马晓智,霍兴. 2023

[17]优质杂交稻丰优428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骆房增,孙莹,骆韵芳. 2005

[18]广东省国标优质杂交稻育种进展. 程永盛,廖耀平,陈钊明,何秀英,陈粤汉. 2008

[19]华南杂交稻主要不育系品质性状特点及基因分析. 熊亮,曹华盛,王福军,顾海永,李曙光,何高,梁世胡,罗文永. 2024

[20]中熟杂交稻新组合优优998的选育. 黄慧君,符福鸿,李传国,梁世胡,黄德娟.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