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多环境条件下大豆蛋白质含量稳定性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琳琳 1 ; 刘春燕 2 ; 姜振峰 2 ; 姚丙晨 2 ; 沈岩茹 2 ; 马占洲 2 ; 辛大伟 2 ; 韩雪 2 ; 李涛 2 ; 胡国华 2 ; 陈庆山 2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豆;高蛋白;QTL;稳定性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14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443-4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定位大豆蛋白质含量稳定性QTL,从而为培育高蛋白大豆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源自美国大豆Charleston和中国品种东农594杂交获得的147个株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三种生态环境下三年数据估算的Shukla稳定性方差对大豆蛋白含量进行了遗传和QTL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检测大豆蛋白稳定性QTL得到2个QTL,分别为qPRO1-1和qPRO17-1,位于连锁群A1和L上,贡献率分别为4.70%和5.73%,共解释10.43%的表型变异。利用混合区间作图法(MIM)检测到2对上位性QTL,互作染色体为A1×G和A1×A2,上位效应分别为0.19**和-0.22,贡献率为12.82%和17.42%,共解释30.24%表型变异。本实验分析多个环境下的数据,考虑到了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在三种环境条件下分析QTL,检测到了在不同环境下可以稳定出现的QTL位点。控制大豆蛋白含量的QTL位点,都表现出明显的上位性效应和GE互作效应。其中稳定性较好的QTL和公共图谱上定位的调控大豆蛋白质含量的QTL prot 1-7、cq oil003、oil8-1、prot 17-5、prot 2-1及prot12-1等在区间上一致。

  • 相关文献

[1]与黄瓜耐高温QTL连锁的分子标记分析. 陈飞雪,张桂华,钱文成,韩毅科,陈德富,杜胜利,陈喜文. 2008

[2]黄瓜黑斑病抗性基因Acu的QTL定位分析.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邓强,曹明明. 2014

[3]水稻柱头外露率及相关性状研究状况及展望. 吴健,孙玥,张融雪,李军玲,王晓静,孙林静,马忠友,闫双勇,苏京平,王胜军,刘学军. 2017

[4]春小麦千粒重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其耐热性分析. 张业伦,孟雅宁,吕亮杰,梁丹,罗巧玲,兰素缺,张凯,何飞飞,兰彩霞,李杏普. 2021

[5]茄子果形的QTL定位. 乔军,陈钰辉,王利英,刘富中,张映,连勇. 2012

[6]营养强化米稳定性、均匀性研究. 韩远清,郑宝福,倪正奎,邓国凤,田秀丽,张春和. 2009

[7]甜瓜新品系的选育及可用性评价. 李秀秀,王春田,吕敬刚,薛毅柳,井立军. 2003

[8]黄瓜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技术及标准的研制. 张文珠,李加旺,王疆. 2006

[9]乳化稳定剂对花生果汁乳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韩志慧,陈锦屏. 2001

[10]高温操作及贮存过程中葡萄多酚的稳定性. 陈晓云,张峻,吉伟之,齐欣,桂启富. 2003

[11]不同贮藏时间对川芎质量影响的评价研究. 赵云平,元英群,赵琳琳,魏静娜,薛天凯,刘征辉. 2019

[12]大豆分子标记在RIL群体中的偏分离分析. 刘峰,吴晓雷,陈受宜. 2000

[13]大豆转基因研究进展. 姚丙晨,闫双勇,苏京平,马忠友,王晓静,孙玥,刘学军. 2015

[14]乙羧氟草醚微乳剂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 张惟,刘亦学,张学文,杨秀荣. 2006

[15]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姚丙晨,孙玥,孙林静,苏京平,闫双勇,刘学军. 2016

[16]我国大豆快速育种技术的研究现状. 赵晓雷,付从贵,王奕,彭勃. 2016

[17]大豆施用硫钙肥的效果研究. 宁晓光,赵秋. 2012

[18]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H10-6目标性状遗传稳定性分析. 王成,王雅偲,李纳,姚俊津,徐石勇,赵新,兰青阔,王永. 2021

[19]天津地区大豆中黄39等雨播种安全期及产量构成. 邵凤武,张洪立,张旭,韩乃玲,牛文娟,冯瑞光. 2011

[20]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和土壤中萘乙酸钠残留量. 刘磊,邵辉,张玉婷,李辉,李娜,郭永泽.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