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果麦间作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爱军 1 ; 乔旭 2 ; 陈兴武 2 ; 雷钧杰 2 ; 赵奇 3 ; 张宏芝 3 ; 王美 4 ; 张金汕 4 ; 赛力汗·赛 2 ;

作者机构: 1.新疆兵团种子管理总站

2.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4.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果树;小麦;间作系统;光合有效辐射;小气候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13 年 18 卷 06 期

页码: 94-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揭示果麦间作系统内小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利用KS4000手持气象站和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对环塔里木盆地枣麦、杏麦和核麦间作系统中小气候因子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果麦间作系统对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量和散射辐射量均有一定的减弱作用。果麦间作系统小麦冠层风速、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明显降低,相对湿度明显增大,在枣麦、杏麦和核麦间作系统中具有相同的趋势。可见果麦间作栽培模式是一项改善田间小气候,有效防治环塔里木盆地一带常出现的干热风、浮尘和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造成危害的重要措施,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生态保障。

  • 相关文献

[1]核麦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乔旭,雷钧杰,陈兴武,赵奇,张宏芝,黄天荣,李广阔. 2012

[2]枣麦间作条件下菌丝网络对间作小麦生长的影响. 乔旭,薛丽华,陈兴武. 2018

[3]密度对棉花冠层小气候影响及其与棉花相关生理特征和纤维品质的关系. 娄善伟,赵强,高云光,郭仁松,阿不力克木,张巨松. 2010

[4]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棉田小气候特点. 娄善伟,饶翠婷,赵强,王宏伟,郭仁松,高云光,张巨松. 2010

[5]施氮量对新疆滴灌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其小气候特征的影响. 雷钧杰,张永强,陈兴武,赛力汗·赛,薛丽华,范贵强,王志敏. 2017

[6]塔城地区日光温室小气候环境的调控研究. 王晓冬,邹平,马彩雯,肖林钢,吴乐天,张彩虹,姜鲁艳. 2011

[7]枣棉间作棉田花铃期小气候变化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 郭仁松,田立文,林涛,崔建平,徐海江,汤秋香. 2014

[8]密度对棉花冠层小气候影响及相关生理特征和纤维品质的关系. 娄善伟,赵强,高云光,郭仁松,阿不力克木. 2010

[9]新疆冬小麦不同产量群体冠层光截获与干物质分布特性分析. 王立红,张宏芝,李剑峰,王重,高新,时佳,张跃强,樊哲儒,赵奇. 2021

[10]浮尘天气对墨玉河流域葡萄叶片光合及水势的影响. 张付春,潘明启,麦麦提阿卜拉·麦麦提图尔荪,张雯,钟海霞,李团结,高达辉,伍新宇. 2018

[11]种植模式与灌溉定额对机采长绒棉冠层不同层次光截获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王心,林涛,崔建平,张鹏忠,汤秋香,郭仁松,王亮,邵亚杰. 2024

[12]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树冠结构对间作区域光环境的影响. 张雯,谢辉,张平,钟海霞,张付春,庄红梅,杨磊,徐叶挺,龚鹏. 2016

[13]种植模式对机采棉冠层光能利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昊,林涛,汤秋香,崔建平,郭仁松,王亮,郑子漂. 2021

[14]枣树滴灌施肥技术试验研究. 梁智,张计峰,邹耀湘,李馨,张玉玲. 2010

[15]果树腐植酸根际肥料试验研究. 梁智,张计峰. 2008

[16]振动方式和频率对杏树振动采收响应的影响. 散鋆龙,杨会民,王学农,牛长河,郭文松,侯书林. 2018

[17]果树病虫害防治绿色技术与传统技术研究. 杜润清. 2020

[18]莎车县庭院经济杏树栽培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 热西旦·阿木提,艾日肯·卡马力. 2020

[19]果树修剪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杜润清. 2020

[20]不同果树间作对花生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苗昊翠,侯献飞,贾东海,郭峰,张佳蕾,李强,李利民.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