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俊永 1 ; 李科江 1 ; 曹彩云 1 ; 郑春莲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直接施用;增产;小麦-夏玉米;定位试验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05 年 9 卷 03 期
页码: 59-61
摘要: 1981~2002年进行了直接使用秸秆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呈线性关系(R2**≥0·85);在0~9000kg/hm2秸秆用量范围内,粮食产量随秸秆用量加大而增加,平均增产0·0747kg/(hm2·kg);化肥施用量和粮食产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R2**≥0·99),配施秸秆可以提高施用化肥时的最高粮食产量或者降低达到最高产量时的化肥施用量。
- 相关文献
[1]利用5年定位试验研究华北小麦适宜施氮量. Yang Yunma,杨云马,Jia Shulong,贾树龙,Sun Yanming,孙彦铭,Jia Liangliang. 2016
[2]水稻沟台栽培技术的增产效应研究. 甄英肖,扈传禹. 2004
[3]水稻新品种金穗1号选育技术报告. 冯瑞光,孟令启,宁文书. 2004
[4]水稻沟台栽培技术的增产效应研究. 杜卫军,刘书起. 1998
[5]化控在水稻中位蘖优势利用中的应用研究初报. 鲁雪林,周汉良,马素芬. 1998
[6]防治马铃薯黄萎病芽胞杆菌种子处理剂的研制及应用. 赵卫松,李社增,鹿秀云,郭庆港,王培培,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19
[7]不同剂量40%乙烯利对谷子催熟增产效应的研究. 夏雪岩,程汝宏,李顺国,师志刚,张婷,相金英,陈媛,耿光涛. 2012
[8]多联菌肥在花生上的应用试验. 李晓芝,王占武,刘彦利. 2000
[9]增收宝3号对作物的抗逆生理及增产作用. 马瑞昆,蹇家利,贾秀领,梁振鸾,吴树勋,李兰芳. 1998
[10]冀东稻区施用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效果研究. 韩民利,孙建平,邢春强. 2017
[11]冬小麦节水与粮食安全关系的思考. 马瑞昆,贾秀领,张全国,姚艳荣,张丽华. 2009
[12]果树的超补偿作用与冗余现象. 杜晓东. 2007
[13]打结器气泵清杂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张亚振,陈林,张秀平. 2019
[14]一组秸秆分解菌群的稳定性及对还田秸秆的促腐效果. 李培培,韩宝文,曹燕篆,李佳佳,王小芬,崔宗均. 2011
[15]夏播大豆田秸秆覆盖对杂草发生的影响与减量用药研究. 李秉华,王贵启,樊翠芹,许贤. 2010
[16]施用化肥和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性质的影响. 马俊永,陈金瑞,李科江,曹彩云,郑春莲. 2006
[17]有机肥料对土壤钾素供应能力及其特点研究. 周晓芬,张彦才,李巧云. 2003
[18]配方施肥对成熟期谷子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郝洪波,李明哲. 2010
[19]秸秆粉碎集中全量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袁兴茂,李霄鹤,焦海涛,周顺利,张俊杰,吴海岩. 2023
[20]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利用研究. 马春红,刘旭,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王立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华北平原长期秸秆还田潮土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作者:刘学彤;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郑春莲;李月英
关键词:秸秆还田;潮土;有机碳;固碳速率;作物产量
-
灌水和施硅对冬小麦叶片显微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孙金阳;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张俊鹏;党红凯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制度;硅肥;叶肉细胞;光合速率;产量
-
一年一作玉米产量性状和籽粒灌浆特性对播期的响应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作者:曹彩云;党红凯;李佳;刘学彤;马俊永;李科江;郑春莲
关键词:低平原区;玉米单作;一年一作;高产高效;产量性状;灌浆特征;播期;气象因子
-
咸水沟灌对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毕言鹏;郑春莲;党红凯;曹彩云;李科江;马俊永;王赫;张俊鹏
关键词:咸水;沟灌;土壤盐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
施用有机肥对咸水灌溉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作者:王艺乔;郑春莲;李科江;党红凯;曹彩云;马俊永;吴雨晴;张俊鹏
关键词:咸水;有机肥;土壤盐分;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
-
咸水灌溉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马玉诏;党红凯;李科江;郑春莲;曹彩云;张俊鹏;李全起
关键词:咸水;冬小麦;品质;产量;主成分分析
-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磷与磷肥产量效应变化
作者:刘建玲;吴晶;贾可;廖文华;吕英华;马俊永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土壤磷素;磷肥;供磷能力;产量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