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粘虫田间种群的室内饲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段云 1 ; 李慧玲 1 ; 陈琦 1 ; 王强 1 ; 范栩 1 ; 段爱菊 1 ; 连红梅 1 ; 武予清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有害生物治理重点实验室;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洛阳市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粘虫;田间种群;室内饲养;寄生;繁殖能力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870-8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了解河南省粘虫田间种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本文对漯河、洛阳、潢川和原阳的1代或2代粘虫田间种群进行了室内饲养,并对幼虫存活,被寄生情况和繁殖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东方粘虫雌蛾和雄蛾的平均寿命分别为(13.73±4.13)d和(23.04±6.89)d,平均产卵前期和平均产卵历期分别为(6.30±0.33)d和(6.69±2.46)d,单雌平均产卵量为(1631.0±66.83)粒。劳氏粘虫雌蛾和雄蛾的平均寿命分别为(13.17±2.70)d和(13.52±3.62)d,平均产卵前期和平均产卵历期分别为(4.03±0.22)d和(8.28±2.71)d,单雌平均产卵量为(912.9±72.82)粒。潢川地区东方粘虫中线虫的寄生率最高(26.0%),漯河地区2代粘虫寄生蜂的寄生率最高(77.5%)。【结论】河南省内发生危害的粘虫主要为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和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不同地区不同世代东方粘虫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幼虫中线虫和寄生蜂的寄生率存在明显差异。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在雄蛾寿命,产卵前期和单雌平均产卵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 相关文献

[1]河南省灰飞虱田间种群对12种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分析. 蔡玉彪,窦涛,高富涛,尹新明,刘向阳,任应党. 2022

[2]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赵明茜,白乐高,张根梅,武予清. 2020

[3]光处理下粘虫头部组织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筛选. 段云,巩中军,吴仁海,吴潇博,苗进,李彤,蒋月丽,武予清. 2021

[4]两种灯光诱测工具对粘虫种群的监测效果. 陈琦,沈海龙,陈莉,范志业,刘迪,侯艳红,师兴凯,段云,张运栋,李世民. 2018

[5]斑蝥素对粘虫和小菜蛾幼虫中肠组织的影响. 张雅林,周越,张志勇. 2003

[6]河南原阳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发生动态与虫源性质分析. 段云,陈琦,苗进,董嘉欣,王高平,武予清. 2023

[7]粘虫抗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种群的交互抗性与生化抗性机制. 宋月芹,王海涛,陈玉国,王圣印,孙会忠. 2017

[8]劳氏粘虫的发生危害和防治研究进展. 段云,陈琦,郭培,苗进,夏鹏亮,巩中军,蒋月丽,李彤,武予清. 2022

[9]粘虫EF-1a和AK基因的克隆及实时RT-PCR方法建立. 段云,巩中军,蒋月丽,吴潇博,李彤,苗进,武予清.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