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水体中铜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章龙珍 1 ; 姚志峰 1 ; 庄平 1 ; 黄晓荣 1 ; 赵峰 1 ; 王妤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鲟幼鱼;铜;血浆;生化指标;离子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11 期

页码: 2516-25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检测中华鲟在不同铜离子浓度的水体中暴露60d后血液生化指标,研究Cu2+对幼鱼血浆生化成分和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及致毒效应。结果表明:中华鲟幼鱼血浆中血糖(Glu)、碱性磷酸酶(ALP)、尿素(Urea)、胆固醇(TC)、肌酐(CREA)含量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低浓度组(0.40μg.L-1)ALP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Glu、Urea、TC、CRE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中浓度组(0.89μg.L-1)和高浓度组(2.00μg.L-1)含量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TG)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总蛋白(T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L)不受Cu2+的影响。Na+、Cl-、P含量和pH值随Cu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Ca2+、Mg2+显著上升,其变化与Cu2+浓度存在相关性,K+含量不受Cu2+的影响。实验表明,Cu2+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和最高无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0.89和0.4μg.L-1。血浆中ALP受Cu2+影响最明显,其含量除受Cu2+浓度影响外,随着时间的延长也显著升高,是Cu2+污染的敏感指标。

  • 相关文献

[1]铜对中华鲟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对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姚志峰,章龙珍,庄平,黄晓荣,颜世伟. 2010

[2]铜暴露对中华鲟幼鱼的生长、消化酶活性和组织中铜积累的影响. 章龙珍,姚志峰,庄平,赵峰,冯广朋,王妤,刘健. 2012

[3]饲料铜的添加量对南美白对虾生长、血液免疫因子及组织铜的影响. 郭志勋,陈毕生,徐力文,郑石轩,湛波,刘立鹤,程开敏. 2003

[4]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血液水分、渗透压及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 赵峰,张涛,侯俊利,刘鉴毅,章龙珍,庄平. 2013

[5]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 张凤英,庄平,徐兆礼,王云龙,朱江兴. 2007

[6]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食物组成及摄食习性. 罗刚,庄平,章龙珍,张涛,刘健. 2008

[7]氯化胆碱对中华鲟幼鱼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刘伟,文华,周俊,罗晓松. 2007

[8]中华鲟幼鱼人工繁殖群体与自然繁殖群体鼻孔及骨板差异研究. 章龙珍,庄平,张涛,赵峰,刘鉴毅,王妤,宋超. 2018

[9]转食不同饵料对野生中华鲟幼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庄平,宋超,章龙珍,刘健,罗刚. 2009

[10]中华鲟幼鱼饵料生物及人工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评价. 庄平,宋超,章龙珍,冯琳. 2009

[11]金属离子和葡萄糖对中华鲟子一代精子活力的影响. 柴毅,龚进玲,田梦,吴健健,郭坤,李罗新. 2013

[12]人工养殖条件下俄罗斯鲟精子主要生物学特性. 黄晓荣,张涛,冯广朋,赵峰,刘鉴毅,宋超,章龙珍,庄平. 2015

[13]电麻醉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行为特性与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陈宁宁,姚志峰,孟彦羽. 2009

[14]持续充氧对养殖池塘上覆水—泥水界面—沉积物间隙水中离子垂直分布的影响. 魏南,余德光,王广军,谢骏. 2017

[15]杂交鳢养殖围隔上覆水—泥水界面—沉积物离子垂直分布特征及其界面交换通量. 魏南,路斌,余德光,谢骏,王广军,陈成勋. 2016

[16]铜在中华鲟幼鱼不同组织中的积累. 章龙珍. 2011

[17]温度对中华鲟幼鱼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冯广朋. 2011

[18]丁香酚在罗非鱼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研究. 韩典峰,邹荣婕,宋怿,罗晶晶,黄会,孙玉增,刘慧慧. 2019

[19]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水鱼组织中的氟甲喹残留. 胡琳琳,于慧娟,房文红,周帅. 2011

[20]二溴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血浆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郑尧,邴旭文,裘丽萍,范立民,宋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