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邓磊 1 ; 朱春云 1 ; 于世川 1 ; 祁银燕 1 ; 张文辉 1 ; 杜盛 1 ; 关晋宏 1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高原林木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混交度;青海云杉中龄林;林分结构;细根;分布;生物量;形态特征
期刊名称: 林业科学
ISSN: 1001-7488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91-20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东部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中龄林混交度对各土层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以期为当地森林恢复和林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混交度分别为0、0. 2、0. 4和0. 6的青海云杉天然中龄林样地,调查混交度对0~20和20~40 cm土层各树种细根生物量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的影响。【结果】混交度为0. 4的青海云杉林以10~25 cm径级(63. 72%)、24~32 m高度级(48. 72%)和16~20 m高度级(11. 18%)乔木占比最大,且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混交度的林分;青海云杉林总细根生物量密度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占细根总量的68. 31%~83. 49%,其数值随混交度增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混交度0. 4时最大,为616. 26 g·m~(-3); 20~40 cm土层总细根生物量密度随混交度增大而增大,在混交度0. 6时最大,为227. 17g·m~(-3);在0~20 cm土层,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表现为混交度0. 4>混交度0. 2>混交度0>混交度0. 6,比根长和比表面积表现为混交度0. 4>混交度0. 2>混交度0. 6>混交度0;在20~40 cm土层,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比根长均表现为混交度0. 6>混交度0. 4>混交度0. 2>混交度0,比表面积表现为混交度0. 6>混交度0. 2>混交度0. 4>混交度0;随混交度增大,云杉对0~40 cm土层林分细根生物量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的贡献逐渐减小,而白桦对0~40 cm土层林分细根生物量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的贡献持续增大;混交度对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1 mm径级细根上。【结论】与其他混交度林分相比,混交度为0. 4的青海云杉中龄林具有更合理的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异龄、复层的林分结构可以减小相邻植株间生态位竞争重叠范围,优化林分空间利用效率,提高群落稳定性,细根生物量密度及细根形态特征如比根长、比表面积、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达到最大。在未来青海云杉中龄林经营中,合理控制混交度在0. 4左右,可促进群落细根发育,利于森林持续健康发育。
- 相关文献
[1]不同混交度青海云杉细根与土壤微生物的互作关系. 霍雅娜,关晋宏,刘学琴,赵万林,李生冲,邓磊. 2023
[2]祁连山不同混交度青海云杉林细根形态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徐莹,邓磊. 2023
[3]补植对防护林生长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徐莹,邓磊. 2023
[4]高寒农区保护性耕作对油菜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李月梅,高玉亭,陈占全,郝玉兰. 2009
[5]高寒沙地植物的沙堆形态特征与成因研究. WU Wang-yang,吴汪洋,TIAN Li-hui,田丽慧,ZHANG Deng-shan,张登山,ZHANG Ming-yuan,张明远. 2018
[6]八角金盘栽培管理技术. 年奎. 2010
[7]蚕豆象的发生与防控研究进展. 来有鹏. 2019
[8]中国美味蘑菇野生菌株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驯化研究. 徐鸿雁,刘海林,罗春燕. 2018
[9]油菜角野螟为害特征与综合防控技术. 张登峰,来有鹏,咸文荣,董亮. 2011
[10]共和盆地东缘不同林龄青杨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 杨向东,邓磊. 2023
[11]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地面热源强度与生物量的初步研究(英文). 张法伟,李红琴,刘安花,李英年. 2007
[12]柠条平茬更新的生物量调查及综合利用. 李生荣. 2007
[13]基于Landsat-8影像的西宁市南北山森林生物量估测模型研究. 杨伟志,赵鹏祥,薛大庆,侯逸晨,张晓莉,王志涛. 2016
[14]植物群落生物量和有机碳对高寒草甸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李月梅,曹广民,徐仁海. 2007
[15]硒对不同品种春油菜含硒量、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吴丽军,孙小凤,张荣,张洋,高旭升. 2013
[16]蕨麻生物量变化与气候因子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 余青兰,李军乔. 2008
[17]刈割次数对菊芋生物量及营养价值影响研究. 王丽慧,李屹,赵孟良,谭龙,马元鑫,李莉. 2015
[18]青海玛可河林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特点. 庞程,王占林. 2020
[19]青海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马晓岗,杨川陵,王永杰,李希来. 2007
[20]低温产甲烷菌厌氧消化研究进展. 韩睿,陈来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干旱胁迫下5个种源砂地柏抗旱性研究
作者:李广花;顾文毅;祁银燕
关键词:砂地柏;自然干旱胁迫;抗旱性;综合评价
-
低温胁迫下6种小檗属植物生理特性及耐寒性评价
作者:田新格;何振华;顾文毅;祁银燕
关键词:小檗;人工低温胁迫;隶属函数法
-
不同方式处理沙地柏母株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作者:赵丽;顾文毅;祁银燕
关键词:沙地柏;扦插;生根率;生根指数
-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花椒种质资源调查
作者:王黎明;顾文毅;祁银燕
关键词:花椒;种质资源调查;表型性状;变异系数
-
青海循化引种核桃坚果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作者:祁银燕;龙玉莲;谢婉莹;顾文毅
关键词:青海;核桃;表型性状;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
不同栽培方式对林下种植黄芪品质及其土壤环境的影响
作者:张娜;顾文毅;祁银燕
关键词:栽培方式;林下种植;药材品质;土壤环境
-
共和盆地东缘人工植被演替序列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
作者:欧尔辉;周鸿玉;杨秀玲;魏民;邓磊
关键词:群落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共和盆地东缘;冗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