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西葫芦根腐和茎基腐病新病原-露湿拟漆斑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苏琴 1 ; 文朝慧 2 ; 张广荣 3 ; 白滨 4 ; 荆卓琼 1 ; 马忠明 5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兰州海关技术中心

3.甘肃省白银市植保植检站

4.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5.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西葫芦;根腐;茎基腐;露湿拟漆斑菌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683-6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3年12月,甘肃省白银市水川镇日光温室中的西葫芦发生了严重的根腐和茎基腐,部分棚室病株率达50%,从病根和病茎上分离得到拟漆斑菌属真菌3株,病株分出率27.3%。采用胚根和茎基部接种法测定了菌株FG-62对西葫芦的致病性:茎基部接种后27 d,植株开始出现凋萎;接种后40 d,两种接种法的西葫芦苗均呈现严重根腐和茎基腐症状,茎基部接种的西葫芦凋萎株率达30%;从病根和病茎上均可再分离出原接种菌。菌株FG-62在PDA平板上25℃培养14 d,产生大量墨绿色至黑色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无色至淡榄黑色,单胞,杆状或腰鼓状,两端钝圆,大小为(7.04~9.15)μm×(1.97~2.46)μm,聚集的分生孢子呈黑色。BLASTn分析结果显示,菌株FG-62(GenBank登录号MK252098)的rDNA-ITS序列与露湿拟漆斑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分离物E-469 (GenBank登录号KY582183.1)和CBS 357.89(源自模式材料,GenBank登录号NR145077.1)的序列相似性分别达99.65%和96.83%。依据病原菌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将其鉴定为露湿拟漆斑菌P.roridum(Basionym:Myrothecium roridum)。这是露湿拟漆斑菌引起西葫芦根腐和茎基腐的首次报道。

  • 相关文献

[1]戈壁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西葫芦新品种的引进筛选. 马彦霞,王晓巍,张玉鑫,蒯佳琳,康恩祥,张俊峰. 2020

[2]西葫芦根腐病菌拮抗细菌的防病促生作用. 孙广正,姚拓,侯栋,陈龙,岳宏忠. 2017

[3]西葫芦新品种陇葫1号的选育. 岳宏忠,张东琴,侯栋. 2012

[4]西葫芦新品种玉女的选育报告. 王恒炜,赵保全,乔德华,田斌,李和平,何礼民. 2003

[5]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侯永平,陈年来,康恩祥,张玉鑫. 2009

[6]AgNO_3不同处理时期和浓度对西葫芦性别表现和花粉活力的影响. 李亚莉,侯栋,岳宏忠,张东琴. 2012

[7]低温弱光逆境对西葫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康恩祥,陈年来,谭雪莲. 2006

[8]几种叶面肥在西葫芦上的喷施效果. 李亚莉,岳宏忠,侯栋,张东琴. 2017

[9]不同灌溉方式对西葫芦苗期性状的影响. 李庭红,岳宏忠.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