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类型茎尖菜用甘薯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戚强 1 ; 戴习彬 1 ; 党新安 1 ; 李文哲 1 ; 苏一钧 1 ; 周志林 1 ; 张安 1 ; 曹清河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菜用甘薯;类型;密度;产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27 期

页码: 71-73+193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茎尖菜用甘薯最佳栽培密度。[方法]以大叶型品种福薯7-6、小叶型品种薯绿1号及中等花叶型品系徐菜薯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及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相同栽培密度下,大叶型品种福薯7-6产量最高、小叶型品种薯绿1号最低,产量受叶型影响较大。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密度下,产量有所差异,小叶型品种薯绿1号和中等大小花叶型品种徐菜薯2号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产量,最适密度为20 cm×20 cm至20 cm×15 cm;不同密度处理对大叶型品种福薯7-6产量影响不显著,栽培条件好的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可选择20 cm×25 cm。[结论]该研究可为甘薯栽培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不同菜用甘薯新品种在南京地区的种植表现. 曾燕楠,赵韩伟,纪洪亭,王庆南,程润东,王勇,王士红,赵荷娟. 2022

[2]不同施肥水平下叶面肥对菜用甘薯生长的影响. 曾燕楠,赵韩伟,纪洪亭,王庆南,程润东,王勇,王士红,赵荷娟. 2024

[3]5种不同缓释肥在盆栽菜用甘薯上的应用研究. 王远,高兵倩,王珧,翁宗宽,戴习彬,朱国鹏,曹清河. 2023

[4]茎尖叶菜用甘薯阶梯式立体基质栽培周年生产技术规程. 史新敏,唐忠厚,魏猛,陈晓光,李洪民,张爱君,靳容. 2015

[5]菜用甘薯新品种宁菜薯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曾燕楠,程润东,王勇,王庆南. 2014

[6]茎尖菜用甘薯筛选及速冻保鲜工艺研究. 张翠英,孙健. 2010

[7]菜用甘薯新品种宁菜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曾燕楠,佘义斌,程润东,王勇,王庆南. 2014

[8]菜用甘薯菜干烘干式加工技术探讨. 曾燕楠,陈德荣,程润东,周影,王庆南. 2013

[9]菜用甘薯品种光合速率测定及综合性状调查. 曾燕楠,程润东,王勇,王庆南. 2014

[10]系列特色茎尖叶菜用甘薯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应用. 史新敏,唐忠厚,陈晓光,魏猛. 2014

[11]菜用甘薯台农71的分枝发生规律及其应用. 王庆南,赵荷娟,程润东,朱坤,林久军. 2006

[12]菜用甘薯采后保鲜技术研究. 周志林,戴习彬,季志仙,孙健,袁起,曹清河. 2018

[13]菜用甘薯新品种薯绿1号的选育. 季志仙,李强,王欣,唐君,赵冬兰,周志林,张安,戴习彬. 2017

[14]菜用甘薯产量稳定性及试验点鉴别力综合分析. 戴习彬,王远,周志林,肖世卓,赵凌霄,王洁,王珧,李青莲,朱国鹏,曹清河. 2023

[15]基于GGE双标图分析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 戴习彬,周志林,李荣德,邱永祥,杨新笋,肖世卓,孙书军,王远,曹清河. 2022

[16]中国菜用甘薯品种登记现状分析(2018-2020年). 袁蕊,曹清河,周志林. 2021

[17]菜用甘薯品种宁菜薯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2013

[18]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甘薯地上部专用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董玲霞,苏一钧,戴习彬,王娇,唐君,赵冬兰,曹清河. 2018

[19]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镇麦16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 2013

[20]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对中棉所6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施庆华,张萼,陈建平,蔡立旺,戚永奎,王海洋,王永慧.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