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品种“稳定性参数”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世平 1 ; 张哲夫 1 ; 安林利 1 ; 行翠平 1 ; 韩东翠 1 ; 靖金莲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稳定性参数;冬小麦;高产稳产性

期刊名称: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ISSN: 41-5052/S

年卷期: 2000 年 28 卷 01 期

页码: 19-21

摘要: 应用品种“稳定性参数”的估算方法分析了 1 997~ 1 998年度山西省冬小麦南部中水肥区试 1 1个参试品种 (系 )的高产稳产性 ,并对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 ,“稳定性参数”的坐标分析法是分析小麦新品种 (系 )的高产稳定性更为准确有效的方法 ,此法将对参试品种 (系 )做出定量化的准确评价

  • 相关文献

[1]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及其分析. 李世平,张哲夫,安林利,行翠平,韩东翠,曹亚萍. 2000

[2]用高稳系数法评价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王黄英,郭还威,王宏伟. 1997

[3]小麦新品种运旱22-33高产稳产性及抗逆广适性分析. 赵智勇,孙来虎,柴永峰,李秀绒,邵新生. 2010

[4]中国北部高原地区谷子(粟)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 古世禄,独俊娥,古兆明,郭志利,刘子坚,马建萍. 2000

[5]中国北部高原地区谷子(粟)品种高产稳产性的评价. 古世禄,独俊娥,古兆明,马建萍,郭志利,刘子坚. 2001

[6]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苦荞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李秀莲,史兴海,高伟,朱慧珺,赵建东,崔林. 2011

[7]冬小麦抗(耐)旱种质基因库的建拓研究. 李生海,温辉芹,张立生,程天灵. 2001

[8]山西冬麦田病虫综合治理体系及示范应用. 尹青云,郑王义,谢咸升,卫玲,李锋,景金爱,杨立峰. 2001

[9]春季干旱对旱地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及施肥和灌溉的应对效果——以2003年和2009年山西垣曲县冬小麦生产的调查和试验观察为例. 褚清河,闫明,薛献来,潘根兴. 2011

[10]微孔膜覆盖穴播小麦生态效应研究. 崔欢虎,张鸿杰,徐建兵,梁维治,马爱平,池宝亮,陈奇恩. 2000

[11]5个冬麦品种产量性状和叶片特征多样性分析. 张雪茹,王瑞云,周兴,连帅,刘笑瑜,程冀南. 2014

[12]晋南旱地小麦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对小麦个体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郑海泽,张红芳,梁志刚. 2011

[13]氮肥实时监控技术对冬小麦产量及养分效率的影响. 白成云,王永亮,张建杰,杨治平,张强. 2011

[14]SG平滑处理对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光谱监测的影响. 乔星星,冯美臣,杨武德,李广信,王超,孙慧,张雪茹,武改红. 2016

[15]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测. 张雪茹,冯美臣,李广信,杨武德,王超,郭小丽,史超超. 2017

[16]冬小麦氮养分高效利用技术集成研究. 马志远,赵萍萍,王宏庭. 2011

[17]田间土壤氮素形态转化模拟模型的研究. 陈明昌,张强,杨晋玲,潘大丰,张藕珠. 1996

[18]旱地冬小麦害虫综合综合技术体系研究. 尹青云,郑王义. 1997

[19]闻喜县旱地冬小麦生产潜力及增产途径. 贺福中,郭志利. 1992

[20]山西中部冬小麦复种食用向日葵的效益分析与配套栽培技术. 王文浩,郑洪元,刘文俊,何丽芬,闫玉星,张红.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