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热带油茶根腐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志祥 1 ; 严婉荣 1 ; 肖敏 1 ; 肖彤斌 1 ; 雷菲 2 ;

作者机构: 1.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植物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海口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

2.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海南省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根腐病;分子鉴定;系统发育分析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0 年 019 期

页码: 6433-64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油茶根腐病是普遍危害油茶树的一种根部病害,已成为影响海南山茶油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弄清其病原种类及其多样性关系,进而找到有效的防治策略,提高海南油茶成林率,本研究对海南油茶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分子鉴定和进化发育分析.从海口云龙、五指山、通什、红山、琼中、白沙、文昌等地采集腐根病样,经组织分离、形态特征观察、ITS序列测定和分析,GenBank中BLAST同源性比对搜索,以及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系统进化发育关系.明确了海南油茶根腐病的病原有两种,一种为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一种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以层生镰刀菌为主.形态学上代表菌株可分为两类,产生紫红色色素和黄褐色色素.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产生紫红色色素的代表菌株与层生镰刀菌的多条序列相似性为100%,并聚在同一分支上;产生黄褐色色素的代表菌株尖孢镰刀菌多条序列相似性为100%,并聚在同一分支上.这是国内首次报道油茶根腐病由两种以上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研究结果对油茶抗病育种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相关文献

[1]海南薯蓣茎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赵志祥,陈圆,陈绵才,符美英,王三勇,肖彤斌. 2013

[2]利用分子技术开展鸡快慢羽自别雌雄研究进展. 邢增杨,李金明,张细权,惠春晖,林哲敏,顾丽红. 2020

[3]菠萝蜜黑腐病病原菌的形态学与分子鉴定. 顾红杰,胡福初,赵亚,郭利军,黄春华,陈海坚,谢黎黎,黄纬君,范鸿雁. 2021

[4]菠萝蜜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学与多基因分子系统学鉴定. 顾红杰,郭利军,赵亚,胡福初,李少卡,罗志文,陈哲,沈文涛,范鸿雁,何凡.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