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苏醒 1 ; 邹潇潇 2 ; 朱军 2 ; 黄惠琴 2 ; 刘若愚 2 ; 鲍时翔 3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2.;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3.;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光强;光胁迫;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783-7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调制叶绿素荧光仪(MINI-PAM),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在10μmol/(m~2·s)、120μmol/(m~2·s)、360μmol/(m~2·s)光强下的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从10μmol/(m~2·s)上升到360μmol/(m~2·s),长茎葡萄蕨藻最大光量子产量(F_v/F_m)、实际光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均呈下降趋势;用120μmol/(m~2·s)和360μmol/(m~2·s)光强处理的样品光化学猝灭(qP)较高,而非光化学猝灭(NPQ)较低;不同光强处理4 h和8 h时,与10μmol/(m~2·s)处理组相比,120μmol/(m~2·s)处理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_(max))、半饱和光强(I_k)均显著上升,360μmol/(m~2·s)处理组I_k显著上升,rETR_(max)明显降低;在360μmol/(m~2·s)光强下处理12 h与处理8 h相比,样品rETR_(max)、I_k均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说明长茎葡萄蕨藻偏向适应10μmol/(m~2·s)的低光条件,在120μmol/(m~2·s)和360μmol/(m~2·s)的高光条件下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对光强的耐受能力,但是在360μmol/(m~2·s)光强下处理12 h会引起光氧化对光合结构造成破坏。
- 相关文献
[1]盐胁迫对2种菠萝蜜属植物幼苗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苏兰茜,白亭玉,鱼欢,吴刚,谭乐和. 2019
[2]低温胁迫对西瓜幼苗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侯伟,孙爱花,杨福孙,詹园凤,李尚真,周兆德. 2014
[3]6种豇豆属植物耐盐性评价及光合特性研究. 冯宇,周颜,杨虎彪,陈志坚,刘攀道,石磊,白昌军,刘一明,刘国道. 2018
[4]低温胁迫对油棕幼苗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杨华庚,林位夫. 2009
[5]长茎葡萄蕨藻胁迫条件下RT-q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李恬静薇,邹潇潇,朱军,鲍时翔. 2021
[6]长茎葡萄蕨藻对温度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李恬静薇,马彬,邹潇潇,朱军,鲍时翔. 2022
[7]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长茎葡萄蕨藻保鲜的影响. 朱军,邹潇潇,孟天,陈佐,符青艳,鲍时翔. 2020
[8]不同光强下义安油茶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杨伟波,付登强,李艳,陈良秋,赵松林,张楚琴,马锦林,陈国臣,叶航,魏玉云. 2012
[9]不同密度槟榔问作对香草兰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辉,庄辉发,宋应辉,赵青云,朱自慧,王华. 2012
[10]高温对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抗氧化酶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凌晶宇,梁洲瑞,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刘福利,姚海芹. 2016
[11]干旱下保水剂对橡胶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姚庆群,谢贵水,陈海坚. 2006
[12]荔枝成花期诱导性低温对其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红娜,苏钻贤,陈厚彬. 2016
[13]砂仁‘湛砂11’苗期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征. 赵美婷,魏滢,安东升,李文秀,罗萍,张华林,贺军军. 2022
[14]基于Lake模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甘蔗苗期抗旱性研究中的应用. 安东升,曹娟,黄小华,周娟,窦美安. 2015
[15]成花诱导期喷施烯效唑和赤霉素对荔枝叶片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李伟才,张红娜,石胜友,刘丽琴,舒波,梁清志,谢江辉,魏永赞. 2014
[16]镁对槟榔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李佳,曹先梅,刘立云,牛启祥. 2019
[17]胡椒实生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响应. 王灿,李志刚,祖超,杨建峰,邢诒彰,鱼欢,邬华松. 2015
[18]华南系列木薯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系统Ⅱ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陈霆,李开绵,安飞飞,周建国,魏艳. 2014
[19]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早期快速鉴定甘蔗品种的耐旱性. 安东升,卢李威,黄文甫,孔冉,严程明,赵宝山,苏俊波. 2023
[20]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原理及在热带作物研究中的应用. 王立丰,王纪坤.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匍枝马尾藻中砷的脱除工艺研究
作者:高秀菊;朱军;黄惠琴;李德卿;邹潇潇;顾志峰;吴晓鹏;鲍时翔
关键词:匍枝马尾藻;总砷;正交试验;最佳工艺;脱除率
-
莫氏马尾藻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作者:李德卿;朱军;邹潇潇;吴晓鹏;申铉日;鲍时翔
关键词:莫氏马尾藻;多酚;乙醇提取;抗氧化活性
-
我国西沙群岛仙掌藻属Halimeda(绿藻门钙扇藻科)的分类学研究
作者:丁兰平;王雨昕;刘金梅;鲍时翔;黄冰心
关键词:仙掌藻属;Halimeda monile;rbcL;分类学;形态;西沙群岛
-
杀鱼爱德华氏菌质膜蛋白酶HtpX致病作用与受调控研究
作者:吴清娟;许嘉芮;方清建;黄惠琴;胡永华
关键词:杀鱼爱德华氏菌;质膜蛋白酶HtpX;致病性;调控机制;CpxR
-
永乐环礁表层海水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功能预测
作者:舒艾梅;宫春光;黄惠琴;胡永华;莫坤联
关键词:永乐环礁;细菌多样性;环境因子;功能预测
-
冬青叶马尾藻种群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分析
作者:李青楠;李欣宇;徐孟杰;邹潇潇;朱军;穆丹;鲍时翔
关键词:冬青叶马尾藻;多样性;系统进化
-
温度、光照强度和盐度对冬青叶马尾藻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作者:徐孟杰;李青楠;姚丹丹;邹潇潇;黄惠琴;鲍时翔;宫春光;朱军;穆丹
关键词:冬青叶马尾藻;温度;光照强度;盐度;光合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