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杂交水稻的褐飞虱抗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建军 1 ; 俞晓平 2 ; 陶林勇 2 ; 吕仲贤 2 ; 石守鋆 1 ; 董文其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籼稻;褐飞虱;苗期抗性;成株期抗性;田间抗性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1999 年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对杂交籼稻若干组合的苗期、成株期和田间褐飞虱的抗性作了3 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协优963 等4 个组合具苗期抗褐飞虱的能力,协优963 等3 个组合成株期表现为抗褐飞虱。通过对褐飞虱田间抗性的鉴定,表明协优963 田间持抗能力优于汕优10 号。建议在大田生产过程中,防治协优963 褐飞虱为害的施药次数可比汕优10 号减少一次。比较受测组合的成株期抗性与苗期抗性,两者表现不完全一致。采用实用、经济、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才能正确地评价品种的褐飞虱抗性,以避免单一地采用苗期抗级评价抗性造成的偏差。

  • 相关文献

[1]139份大麦种质材料苗期和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评价. 朱靖环,刘猛道,华为,尚毅,汪军妹,贾巧君,赵加涛,杨建明. 2015

[2]杂交籼稻新组合Ⅱ优航148在浙江省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章志兴,陈俊涛,张伟春,鲍兰新,董文其,方康书. 2008

[3]移栽秧龄对两个杂交籼稻新品种穗后光合产物及产量的影响. 吴汉平,程渭树,洪晓富,闫川. 2011

[4]文成县高山区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许俊勇,张颖,黄旭炳,张炳炎,俞法明. 2022

[5]类酵母共生菌的营养学功能及其与褐飞虱致害性及抗药性形成的关系. 张珏锋,陈建明,陈列忠,何月平. 2009

[6]褐飞虱与其共生菌——类酵母菌的相互作用. ^A张珏锋^B1^D1%^A陈建明^B2^D1%^A吕仲贤^B3^D1%^A郑许松^B4^D1%^A徐红星^B5^D1%^A陈列忠^B6^D1%^A中屠旭萍^B7^D2%^A俞晓平^B8. 2004

[7]外源茉莉酸对水稻植株抗褐飞虱的诱导作用. 徐红星,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张珏锋. 2006

[8]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种群及其与抗性水稻品种的关系.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 2000

[9]褐飞虱抗药性研究现状. 王彦华,王强,沈晋良,吴声敢,俞瑞鲜,赵学平,苍涛,吴长兴,陈丽萍. 2009

[10]蔗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卵的寄生适应性. 郑许松,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徐红星,鞠瑞亭. 2003

[11]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持续抗性的筛选技术. 陶林勇. 1995

[12]褐飞虱对氟虫腈和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动态变化. 刘叙杆,赵兴华,王彦华,韦锦捷,沈晋良,孔健,曹明章,周威君,罗才宏. 2010

[13]褐飞虱胁迫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苏婷,徐红星,韩海亮,杨亚军,王桂跃,郑许松,吕仲贤. 2014

[14]氮营养对褐飞虱在IR64稻株上取食和产卵行为的影响(英文). 吕仲贤,俞晓平,HEONG Kong-luen,胡萃. 2005

[15]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对几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王彦华,苍涛,赵学平,吴长兴,陈丽萍,俞瑞鲜,吴声敢,王强. 2009

[16]防治褐飞虱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及交互抗性研究. 王彦华,陈进,沈晋良,高聪芬,黄悦,张久双,李文红,周威君. 2008

[17]水稻抗虫品种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俞晓平,巫国瑞,陶林勇,王成良,徐启强. 1993

[18]农药增效剂激健在吡蚜酮防治褐飞虱上的应用效果. 狄蕊,吴水祥,邱海萍,张震,柴荣耀. 2017

[19]不同氮肥水平下转Bt基因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生态适应性的继代影响. 刘凯,杨亚军,田俊策,鲁艳辉,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 2016

[20]吡蚜酮对水稻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何月平,陈利,陈建明,陈列忠,张珏锋.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