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油菜摘薹后不同追肥量对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炜华 1 ; 赵继献 1 ; 戴祥来 1 ; 胡权 1 ; 程国平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摘薹;追肥;产量;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耕作与栽培

ISSN: 1008-2239

年卷期: 2024 年 44 卷 001 期

页码: 64-68

摘要: 为研究油菜摘薹后不同追肥量对油菜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获得油菜摘薹后最佳施肥量.以臻油 89、宝油 150 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摘薹、摘薹不追肥和追肥共 6 个处理,分析油菜摘薹后不同追氮量下产量、植株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变化.结果表明,摘薹对油菜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摘薹后不追肥减产显著,摘薹后追肥减产不明显.臻油 89 与宝油150 各摘薹处理平均产量分别为 2 014.22 kg/hm2、1 839.02 kg/hm2,与不摘薹对照处理(2 078.54 kg/hm2、1 920.89 kg/hm2)相比产量分别减产 3.09%和 4.26%,减产不显著.油菜摘薹后追肥,降低了分枝位,促进了根茎发育,二次分枝数及单株角果数的增加,是摘薹产量增减不显著的主要因素.摘薹作蔬菜食用,两品种分别以 P1 T4、P2T3 处理经济效益最大,分别为 17 899.89 元/hm2、16 016.12 元/hm2;比不摘薹对照分别增加 3 350.12 元/hm2、2 569.89 元/hm2,增效23.03%和 19.11%.发展优质油菜油蔬两用栽培技术,可明显提升油菜产值,为农民增收增效,有效带动油菜产业发展.油菜摘薹后追施尿素 75~150 kg/hm2,油菜纯收入最高,经济效益最大.

  • 相关文献

[1]摘薹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文献分析. 戴祥来,赵继献,胡权,程国平. 2021

[2]有机肥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戴祥来,赵继献,胡权. 2022

[3]不同密度与追肥对黔糯768夏播产量的影响. 曹绍书,任洪,董颖苹,沈建华,朱树国. 2006

[4]油菜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侯燕,侯剑. 2004

[5]甘蓝型油菜高芥酸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陈静,饶勇,肖华贵,杨斌,李超. 2011

[6]2001~2012年贵州省油菜区试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变化趋势分析. 李其义,黄贵民,魏忠芬,王军. 2013

[7]关于甘蓝型油菜直播密度的研究(英文). 赵继献,戴祥来,任廷波. 2017

[8]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种纯度与产量的关系. 曾章丽,陈大伦,张瑞茂,李敏,汤晓华. 2007

[9]甘蓝型冬油菜施用不同专用缓释肥的性状和产量效益差异. 陈德珍,李奎,徐志丹,张亚红,凡迪,魏全全,肖华贵. 2021

[10]新型微量肥料硅钙钾镁肥用量对甘蓝型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戴祥来,陈俊锟,赵继献,胡权,程国平,周炜华. 2023

[11]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分析. 徐春,胡权,杜才富,侯艳,赵继献. 2021

[12]甘蓝型油菜分枝高度指数与植株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赵继献,胡权,戴祥来,侯艳. 2023

[13]不同栽培方式对黔油28号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杨斌,饶勇,肖华贵,李超. 2012

[14]播期对秋种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卢扬,邓宽平,夏锦慧,雷尊国. 2010

[15]无公害栽培技术在琯溪蜜柚上的应用试验. 陈守一,李金强,袁启凤,黄琼. 2008

[16]金荞麦鲜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邓蓉,张定红,王安娜,向清华,罗启华. 2012

[17]酱香型白酒糟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杜慕云,李剑,陈旭,朱森林,魏善元,杨仁德. 2016

[18]宽厢宽幅种植模式不同种植规格对果蔗产量及蔗地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向勇,朱文华,刘鹏飞,卢加举. 2011

[19]黔油28号不同种植方式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 王璐璐,饶勇,李超,杨斌,钟华义,肖华贵. 2012

[20]不同栽培方式臻油89的产量与经济效益. 田世刚,赵继献,沈奇,王仙萍.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