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甘薯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君 1 ; 曹清河 1 ; 周志林 1 ; 张安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薯;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5 年 16 卷 05 期

页码: 994-10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形态农艺性状标记对来自17个省份的176份中国甘薯地方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形态标记并未按照这些地方种质的来源地聚类,176份种质可以划分为5大类群,发现了复份保存的2对种质材料。对其中133份地方种质资源的品质特征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筛选到高干物率、高淀粉种质11份,其中广东地方种质爆皮王的干物率和鲜薯淀粉含量最高,分别为34.87%和23.32%;鲜薯可溶性糖≥4.00%的材料11份,其中来自云南的腾冲本地种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5.22%;筛选高蛋白材料2份。同时利用品质性状标记将133份地方种质划分为5大类群,第Ⅰ类群主要为干物率、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低,可溶性糖含量高的14份种质;第Ⅱ类群主要为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干物率和粗蛋白含量较低的28份种质;第Ⅲ类群由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腾冲本地种1份种质构成;第Ⅴ类群由干物率及鲜薯淀粉含量都很高的4份广东品种构成;剩余的86份种质组成第Ⅳ类群,各项表现不等。通过对我国甘薯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探索,为甘薯育种选配亲本提供参考,同时促进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和种质创新。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扁豆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孟珊,狄佳春,苏彩霞,朱银,徐婷婷,朱小品,杨欣,邹淑琼,汪巧玲,颜伟. 2021

[2]基于InDel标记分析305份中国甘薯登记品种遗传多样性. 唐芬,赵路宽,苏一钧,肖世卓,袁蕊,翁宗宽,戴习彬,周志林,陈艳丽,曹清河. 2024

[3]30份海南地区引种甘薯种质资源的SSR分析. 南文卓,张小贝,苏一钧,祝志欣,曹清河,朱国鹏. 2016

[4]中国甘薯登记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路宽,苏一钧,戴习彬,王珧,袁蕊,曹清河. 2019

[5]中国甘薯主要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趋势. 刘庆昌,马代夫,李鹏,李秀英,王欣,曹清河,翟红. 2009

[6]303份甘薯地方种SSR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王娇,戴习彬,唐君,赵冬兰,张安,周志林,曹清河. 2018

[7]‘徐薯25’与‘徐22-5’正反交后代薯块品质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王欣,张允刚,唐忠厚,唐维. 2012

[8]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NING Yun-wang,宁运旺. 2012

[9]甘薯抗病毒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李洪民,邢继英,马代夫,谢逸萍,李秀英. 2005

[10]甘薯高淀粉育种研究. 李洪民,马代夫,李秀英,谢逸萍,马飞. 2003

[11]甘薯F1代胡萝卜素含量测定及遗传趋势探讨. 谢逸萍,马飞,李洪民,李秀英,李强,马代夫,许士礼. 2005

[12]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李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刘庆昌,马代夫. 2005

[13]高抗茎线虫病高淀粉育种材料的鉴定和利用. 李秀英,马代夫,李洪民,谢逸萍,李强,周忠. 2005

[14]甘薯茎尖离体培养配方中不同激素效应的研究. 唐君,赵冬兰,张允刚. 2005

[15]甘薯育种与甘薯产业发展. 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谢逸平,李强. 2005

[16]不同水分条件下甘薯干物质累积及分配格局研究. 张辉,朱绿丹,宁运旺,张永春. 2014

[17]氮肥施用对甘薯源库关系建立、发展和平衡的影响. Ning Yun-wang,宁运旺. 2014

[18]甘薯抗甘薯茎线虫病品种资源鉴定. 徐振,赵永强,孙厚俊,陈晓宇,谢逸萍. 2011

[19]钙镁缺乏对不同甘薯品种的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Ma Hong-bo,马洪波,Ning Yun-wang,宁运旺,Xu Xian-ju. 2014

[20]优质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2'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TANG Zhonghou,唐忠厚,ZHANG Aijun,张爱君,LIU Yaju,刘亚菊,CHEN Xiaoguang.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