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物质炭在我国蔬菜地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继宁 1 ; 周胜 1 ; 孙会峰 1 ; 张鲜鲜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物质炭;蔬菜地;温室气体排放;重金属;面源污染;次生盐渍化

期刊名称: 农业现代化研究

ISSN: 1000-0275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543-5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物质炭是生物质在限氧环境中经过热化学转化产生的固体物质,它在土壤改良、污染土壤修复和碳封存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我国蔬菜地面临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面源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问题,通过查阅和汇总生物质炭在我国蔬菜地的应用文献,总结和分析了生物质炭在我国蔬菜地的应用现状,深入挖掘其在影响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温室气体排放、面源污染和重金属迁移等方面的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可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土壤中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减小土壤容重等、从而减缓养分的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蔬菜增产;生物质炭可减弱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钝化其在土壤中的迁移。然而,不同制备工艺的生物质炭性质差异较大;生物质炭在不同区域不同蔬菜地土壤应用时出现结果不一致;缺乏生物质炭的负面效应报道等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在蔬菜地进行区域间生物质炭的横向对比研究;将短期与长期蔬菜地定位试验相结合进行纵向比较研究;降低生物质炭的成本、识别其潜在风险,为推广生物质炭在我国蔬菜生产领域的应用、建立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长三角地区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土壤性状研究. 韩沛华,闵炬,诸海焘,施卫明. 2020

[2]连栋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特点及防治. 汪羞德,乔红霞,朱爱凤,顾仲兰. 2003

[3]浦东新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机理探讨. 张耀良,宋科,金海洋,曹忠,徐益章. 2009

[4]不同有机物料对次生盐渍化设施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诸海焘,田吉林,吕卫光,周丕生,蔡树美. 2015

[5]上海地产绿叶菜种植土壤养分评价及改良建议. 诸海焘,蔡树美,徐四新,高德时,张德闪. 2022

[6]DNDC模型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张鲜鲜,周胜,孙会峰,张继宁. 2019

[7]农业有机废物还田利用促进土壤健康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及研究建议. 蔡文倩,周丽,余婷,王谦,邹国燕. 2024

[8]生物质炭对老桃园再植障碍的土壤调理机制初探. 范洁群,王伟民,吴淑杭,褚长彬,周德平,宋卫国. 2017

[9]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生态拦截技术. 施卫明,薛利红,王建国,刘福兴,宋祥甫. 2013

[10]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 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付子轼,刘娅琴. 2013

[11]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进展. 李秀芬,朱金兆,顾晓君,朱建军. 2010

[12]塑料大棚盐渍化土壤灌水洗盐对水环境污染负荷的研究. 沈根祥,杨建军,黄沈发,姚政,唐浩. 2005

[13]促沉装置净化稻田径流排水中面源污染物的效果研究. 付子轼,孙会峰,周胜,张继宁,张鲜鲜,王从. 2021

[14]利用节水抗旱稻协同减排温室气体和面源污染效果研究. 孙会峰,周胜,张继宁,张鲜鲜,王从. 2020

[15]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金海洋,姚政,徐四新,杨建军. 2007

[16]不同缓释肥对蔬菜地氮素流失和重金属镉迁移的影响. 张继宁,张鲜鲜,孙会峰,王从,周胜. 2021

[17]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排水污染特征及防控措施. 周丽,张旭,靳存旺,王剑,吴鹏,马智强,邹国燕. 2024

[18]上海郊区小城镇街道灰尘理化性质及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 张菊,邓焕广,王东启,陈振楼,许世远. 2011

[19]上海崇明地区蔬菜中Pb、Cd污染评价和微生物特征分析. 殷山红,姚春霞,唐伟,李亚辉,杨海峰,张菊,叶少丹. 2020

[20]沸石粉中重金属及以沸石粉为载体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含量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评价. 杨海锋,司文帅,刘海燕,陈磊,白冰,李俊.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