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西和 1 ; 杨金钰 1 ; 王彦平 1 ; 麦尔耶姆·亚森 1 ; 黄建 1 ; 刘骅 1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 农业农村部新疆北部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长期施肥;有机碳;团聚体;团聚体结合碳;团聚体稳定性;大团聚体周转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团聚体的物理保护是土壤有机碳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团聚体的形成也必须依赖土壤中的有机碳.通过31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养分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探明土壤各粒级团聚体结合碳的分配状况,探讨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物理保护机制,为西北干旱区农田土壤碳优化管理提供依据.采集6个不同施肥措施的长期试验处理的土样,采用湿筛法对土壤团聚体组分和团聚体结合有机碳进行分离并测定,对土壤总有机碳、团聚体分布状况、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等进行分析,并对土壤团聚体稳定和大团聚的周转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达39.7 g·kg-1,比不施肥和秸秆还田分别提高了1.8、1.4倍.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均可提高土壤有机碳,而单独施化肥或撂荒土壤有机碳仅能维持平衡.除此之外,施用有机肥或秸秆还田,土壤大团聚体分别提高了246%和147%,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化程度,大团聚体的周转速率分别是不施肥的33%和53%,速率显著减缓(P<0.05),而且还可进一步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团聚体结合的有机碳向较为稳定的细颗粒态有机碳转化,更有利于有机碳的固定.单独施化肥或撂荒土壤有机碳维持平衡,土壤大团聚体密度和团聚体稳定性均比不施肥有显著提高,大团聚体的周转速率显著减缓.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时,粉粘粒有机碳含量占主要优势,而当土壤富含有机碳时,细颗粒有机碳含量占主要优势.综上所述,施用有机肥不但可以弥补因耕作的破坏导致的大团聚体下降,还可促进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增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新增的有机碳首先与大团聚体结合,然后主要以细颗粒态有机碳固定,效果好于秸秆还田.长期单独施用化肥难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微团聚体包裹的有机碳和大团聚体中的细颗粒有机碳相对稳定,通过撂荒可减少对土壤的物理破坏,促进大团聚体的积累.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疆棉花萌发期的耐盐能力分析
作者:董志多;付秋萍;黄建;祁通;付彦博;开赛尔·库尔班
关键词:棉花;复合盐;盐胁迫;萌发;种子
-
磷肥有机替代、秸秆还田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作者:黄伟;王西和;贾宏涛;杨金钰;屈小慧;刘盈锐;刘晓菊
关键词:棉花;有机替代;化学磷肥;土壤化学性质;产量;N/P
-
不同磷水平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作者:黄伟;王西和;贾宏涛;杨金钰;屈小慧;刘盈锐;刘晓菊
关键词:棉花;磷梯度;土壤化学性质;碳氮磷比;产量
-
磷肥有机替代、秸秆还田对棉花养分吸收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黄伟;王西和;贾宏涛;杨金钰;屈小慧;刘盈锐;刘晓菊
关键词:棉花;磷素;有机替代;养分吸收;磷肥利用率;氮磷比
-
鄯善县棉花以碳促磷高产优化施肥试验
作者:吾斯曼·依马尔尼牙孜;沈其云;屈小慧;王西和
关键词:鄯善县;以碳促磷;优化施肥;黄腐酸钾水溶肥
-
不同老芒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分析
作者:徐婉宁;王露巍;熊洁;张树振;杨金钰;李维思;胡晓静;张博
关键词:老芒麦;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品种筛选
-
不同碳源投入对灰漠土农田土壤呼吸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盈锐;王西和;程军回;杨金钰;屈小慧;刘晓菊;黄伟
关键词:长期施肥;灰漠土;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理化性质;春小麦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