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植物胚拯救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倩云 1 ; 王莹 2 ; 杜玉梁 1 ; 尹增芳 1 ;

作者机构: 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2.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胚拯救技术;植物育种;胚培养

期刊名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006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143-1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胚拯救技术在拯救败育胚、阻止胚早期退化和培育新三倍体及多倍体等种质资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植物胚拯救方法主要有3种:胚的活体转移、胚的活体培养及胚的离体培养。在植物胚的离体培养过程中,依据需拯救的植物胚胎发育程度,建立了离体子房培养、胚珠培养和幼胚培养3种培养方式。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胚龄、培养基种类及相态、培养条件、渗透压、生长调节剂、外源添加剂和基因型等均会影响植物胚拯救的成败,因而胚拯救技术作为传统育种方法的辅助手段,在突破拯救的胚龄极限、提高植株再生率等方面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此外,结合胚拯救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手段,有望通过遗传转化稳定不同特性的新种质,创新植物种质资源。

  • 相关文献

[1]桃胚培养及子叶再生的研究进展. 万春雁,糜林,韩明玉,赵彩平,李金凤,霍恒志,陈学平. 2010

[2]小麦属不同种间胚组织培养的诱导与分化. 陆维忠,佘建明,吴鹤鸣,周邗扬,葛美蓉,温奎. 1989

[3]蝴蝶兰无菌播种育苗技术. 刘晓青,陈尚平,李倩中. 2005

[4]小麦×玉米胚培养产生小麦单倍体植株. 蔡华,马传喜,陆维忠. 2006

[5]小麦×玉米单倍体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蔡华,马传喜,乔玉强,陆维忠. 2007

[6]大花蕙兰胚培养技术研究. 刘晓青,项立平,陈尚平,苏加乐. 2006

[7]江苏省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羊杏平.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