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生长调节剂拌种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素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文廷刚 1 ; 钱新民 1 ; 王伟中 1 ; 顾大路 1 ; 杨文飞 1 ; 杜小凤 1 ; 吴雪芬 1 ;

作者机构: 1.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小麦;生长调节剂;拌种剂;发芽率;幼苗素质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01 期

页码: 59-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小麦品种淮麦30和烟农19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拌种对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IAA和6-BA为主要成分的拌种剂3号处理能明显提高淮麦30、烟农19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较清水对照提高6.03%、7.44%,5.49%、11.30%;同时,拌种剂3号包膜后显著提高了小麦幼苗茎基宽、根数和叶面积,并明显提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质量及根冠比;此外,拌种剂3号包膜还提高了淮麦30和烟农19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分别较对照提高20.55%、7.62%,30.26%、9.35%。由此可知,以IAA和6-BA为主要成分的拌种剂能够促进不同小麦品种发芽,有利于形成齐苗、壮苗。

  • 相关文献

[1]生理调节剂劲丰对小麦抗倒性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张平平,马鸿翔,姚金保,陈小霖,耿志明,杨丹. 2011

[2]硝普钠浸种对低温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戴知宁,陈明堂,刘颖,吴纪中. 2018

[3]长江中下游及黄淮冬麦区小麦主栽品种耐盐性评价. 邢锦城,陈超,董静,刘冲,朱小梅,洪立洲. 2017

[4]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小麦种子发芽率测试. 朱银,颜伟,杨欣,张仙义,周莉. 2015

[5]电导法测定小麦种子活力. 朱银,颜伟,杨欣,许大光,张仙义,周莉. 2014

[6]2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向日葵穴盘苗素质的影响. 纪洪亭,赵韩伟,王勇,曾燕楠,程润东,王庆南,赵荷娟. 2022

[7]不同拌种剂对水稻种子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文廷刚,钱新民,杜小凤,吴传万,吴雪芬,王伟中. 2015

[8]毯苗机插水稻长秧龄壮秧培育途径的探索. 薛建涛,李娈,丛舒敏,余恩唯,胡雅杰,常勇,周明明. 2022

[9]小麦新品种淮麦26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 2011

[10]油丰宝对油菜的壮苗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朱云林,诸俊,俞春涛,杜小凤,顾大路,徐建明,王伟中. 2001

[11]水稻后期施用生长调节剂试验研究. 秦德荣,卢百关,方兆伟,樊继伟,李健,陈庭木,刘辉,迟铭. 2009

[12]全精控的浓度对蒜后直播棉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孙亚伟,赵明明,胡新燕,冯营,李卫华. 2019

[13]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苏玉30生长的调控效果. 冒宇翔,薛林,陈国清,陆虎华,郝德荣,石明亮,黄小兰,周广飞,张振良,赵浚宇. 2017

[14]一种新型水稻生长调节剂对超级稻籽粒结实与品质特性的影响. 顾俊荣,董明辉,杨代凤,陈培峰,王文青,乔中英. 2017

[15]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 王林闯,赵建锋,许文钊,罗德旭,仲秀娟,孙玉东. 2019

[16]不同生长素处理对2个微型月季品种扦插生根的影响. 瞿辉,邵和平,叶晓青,于永军,王李. 2018

[17]金艳猕猴桃应用生长调节剂膨大效果及其残留分析. 钱亚明,郭荣,刘春晓,颜志梅,李浩. 2022

[18]植物复合生长调节剂对大豆产量及子叶物质充实的影响. 缪亚梅,汪凯华,顾春燕,葛红,赵娜,王学军. 2019

[19]不同处理对10个观赏桃品种催花效果的比较. 张勇,俞明亮,马瑞娟,沈志军,郭洪. 2004

[20]不同促生菌配合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滩涂稻田盐分变化、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蛟,陈澎军,崔士友,韩继军,龙锡恩.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