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野生荔枝半同胞家系果实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洁芳 1 ; 欧良喜 1 ; 陈洁珍 1 ; 蔡长河 1 ; 严倩 1 ; 姜永华 1 ; 李华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野生荔枝;半同胞家系;果实性状;遗传变异;遗传参数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0 年 05 期

页码: 46-52

摘要: 以26个野生荔10号荔枝自然杂交子代半同胞单株为材料,分析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和估测其遗传参数,以期弄清野生荔枝的遗传规律和在酿酒品种培育中的可行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实的表型性状(果实形状、果肩形状、果皮颜色、龟裂片形状、裂片峰形状)变异范围广,均分离出3~5个不同类型;除果皮颜色外,其余性状亲本性状遗传更加顽固;呈母本性状占比数依次为果肩形状(55.56%)>果实形状(44.44%)>龟裂片形状(40.74%)>裂片峰形状(29.63%)>果皮颜色(14.81%)。品质性状家系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果重(28.44%)>果皮厚度(17.48%)>果肉厚度(15.44%)>可食率(12.2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8%)>果形指数(5.59%);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果重(0.9992)>可食率(0.998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9753)>果形指数(0.9733)>果肉厚度(0.9663)>果皮厚度(0.9585);遗传增益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果重(87.74%)>果肉厚度(48.32%)>果皮厚度(30.16%)>可食率(17.9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7%)>果形指数(-4.77%)。单果重在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增益3项指标值均最高,表现出突出的遗传变异、遗传力和遗传增益效果,表明该性状受较强的遗传控制,且后代的选择余地较大。筛选出9个特异单株:8个单株入选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5%)特异单株,1个单株入选高可食率(≥80%)特异单株,改良效果好。

  • 相关文献

[1]黄皮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多样性分析及其数量分类研究. 陆育生,林志雄,邱继水,常晓晓,潘建平. 2016

[2]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菠萝上的应用效果. 谢盛良,刘岩,周建光,林望达,刘传和,柯开文. 2009

[3]华南型黄瓜产量与果实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何晓明,陈清华,林毓娥. 2001

[4]5个超甜玉米新选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李高科,胡建广,刘建华,李余良. 2008

[5]长白猪胴体及肉质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刘定发,蒋隽,彭国良,蔡更元. 2009

[6]34个龙眼品种的果实性状指标遗传多样性分析. Guo Dong-liang,郭栋梁. 2012

[7]红椿不同种源的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李培,阙青敏,吴林瑛,朱芹,陈晓阳. 2017

[8]泛基因组及其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赵均良,张少红,刘斌. 2021

[9]广东特殊生境的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遗传变异研究. 潘大建,梁能,范芝兰. 2002

[10]广东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蒋智勇,楚品品,陈天宝,李春玲,蔡汝健. 2022

[11]2014—2016年广东省PRRSV GP5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蒋智勇,蔡汝健,李艳,李春玲. 2016

[12]广东特殖生境的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遗传变异研究. 潘大建,梁能. 2002

[13]植物聚硒机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彭李顺,曹峥英,杨本鹏,张树珍. 2017

[14]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外膜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杜丹超,程保平,胡秀荣,张利平,陈国庆. 2014

[15]作物航天诱变育种变异特征研究进展. 甘仪梅,张树珍,武媛丽,杨本鹏. 2015

[16]广东地区冬瓜感染的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检测及其外壳蛋白基因多样性分析. 赵芹,谢大森,何晓明,李华平,尤毅,罗少波,彭庆务.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