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丽丽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关键词: 玉米;产量性状;产量;关联度分析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7 期

页码: 27-2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玉米产量和与产量有关的7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7个性状的关联度顺序为:百粒重>穗长>行粒数>出籽率>穗粗>穗行数>秃尖长度。因此,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时,应重视百粒重、穗长和行粒数。

  • 相关文献

[1]营养型化控剂(FC)对玉米全程生育调控效果初探. 杨微,王延峰,杨峰山,杨荣军. 2004

[2]玉米自交系株型和产量性状的关系及其利用研究. 王雅萍. 2004

[3]秸秆碎混还田下黑龙江省玉米产量研究. 姜宇博,钱春荣,李梁,于洋,郝玉波,宫秀杰,吕国依. 2019

[4]沼液对大豆生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任洋. 2018

[5]施氮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李建辉,徐宝安,苍真名,王秋菊,焦峰,翟瑞常. 2015

[6]插秧规格对水稻品种牡丹江32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解忠. 2015

[7]辽宁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研究. 李春红,王迪,姚兴东,王海英,赵明哲,吴俊江,宋书宏,谢甫绨. 2017

[8]早熟马铃薯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董清山. 1999

[9]白浆土大豆不同群体结构对产量及其产量性状的影响. 赵桂范,刘婧琦,贾会彬,张敬涛,王振营,申晓慧,王谦玉. 2011

[10]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立秋. 1997

[11]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初探. 白良明,张凤鸣. 2001

[12]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3]钾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及钾素平衡的影响. 佟玉欣,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李杰. 2010

[14]不同材料覆盖对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匡恩俊,宿庆瑞,迟凤琴,张久明,高中超,朱宝国. 2017

[15]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16]新型膦酸盐类化合物(DHEAP)对春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倩,周繁,赵威,谭伟明,李炜,来永才,张明才,李召虎,段留生. 2014

[17]施硒对两种类型玉米硒元素分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郝玉波,刘华琳,慈晓科,安宏明,董树亭,张吉旺,刘鹏,赵斌. 2012

[18]不同垄向对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 石绍河,刘宝海,符强,刘立超,王雷,李炜,肖佳雷,王俊河. 2011

[19]不同种植密度对龙单32玉米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杜永生. 2010

[20]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耕作栽培技术模式及产量效益分析.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赵杨,姜宇博,马军韬,王俊河,王萍.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