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林荣华 1 ; 张宏军 1 ; 朱文达 2 ; 李林 2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高效氟吡甲禾灵;除草剂;药效;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油菜田
期刊名称: 农药科学与管理
ISSN: 1002-5480
年卷期: 2018 年 07 期
页码: 49-52+56
摘要: 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农场开展了油菜田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对于菵草和看麦娘的田间药效试验,验证其对于杂草的防除效果,确定了最佳使用剂量,以为产品登记、药效评价及安全合理轮换用药提供依据。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高效氟吡甲禾灵微乳剂在32.4、40.5、48.6和81g(a.i)/hm~2的喷雾剂量下,对于菵草和看麦娘20d的药效均达到87.25%以上,81 g(a.i)/hm~2最高浓度下,防效可达到98.68%;40d和60d的结果基本一致。施药后60d鲜重防效在4个剂量下均达到91.55%以上,除最高剂量外,剂量间差异不显著。同时,试验发现,高效氟吡甲禾灵能够通过防除杂草而减少杂草对于氮磷钾的消耗。据此认为,高效氟吡甲禾灵对于菵草和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 相关文献
[1]八种除草剂防除冬油菜田杂草的效果比较. 常向前,褚世海,李儒海,朱文达. 2007
[2]不同土壤湿度对麦田除草剂药效及药害的影响. 周爱平,唐定富,周凤云,尹学伟,杨德,杨明,汪华,李伯群,高志宏. 2017
[3]50%乙·异噁松EC防除油菜田杂草药效试验. 谢标洪,袁友明,王明锐,朱文达,李林. 2010
[4]湖北省油菜主产区杂草群落的数量分析. 常向前,李儒海,褚世海,朱文达. 2008
[5]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油菜田杂草的效果. 朱文达,刘晓洪,颜冬冬,李林,余锦平. 2019
[6]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技术. 魏守辉,刘学,张朝贤,张宏军,张佳,喻大昭. 2007
[7]湖北省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研究. Zhu Wenda,朱文达. 2011
[8]湖北省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技术. 朱文达. 2007
[9]乙酰甲胺磷防治菜青虫和柑桔螨试验. 涂喜咏,朱文达,褚世海. 1998
[10]四种杀虫剂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洪海林,丁坤明,饶漾萍,饶辉福,姜华,王友平,刘明炎,毛迎新. 2012
[11]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效评价. 史文琦,向礼波,龚双军,汪华,杨立军. 2017
[12]中药材“发汗”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刘红亮,晏仁义,邵爱娟,杨滨,艾伦强. 2013
[13]氯啶菌酯与戊唑醇混合物对水稻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防效. 向礼波,龚双军,史文琦,喻大昭,周明国,元维军. 2014
[14]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新药剂田间药效评价. 向礼波,周忠泉,龚双军,汪华,杨立军. 2009
[15]NNI与常用农药混合使用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评价. 吕亮,张舒,杨小林,常向前,袁斌. 2010
[16]30%护稻臣乳油防治水稻害虫药效试验. 周荣华. 2001
[17]24%阿维·毒乳油防治梨木虱和小菜蛾药效试验. 陈伟,李芒,姚经武. 2002
[18]新蚕药“诺恩蚕泰”药效试验调查. 叶建美,王运凤,许淑琼,刘启梅,李素芹. 2017
[19]20%查虫清水剂防治茶园主要害虫的药效. 刘明炎,毛迎新,覃荣荣,张加川. 2012
[20]45%苯噻·恶草酮WP防除移栽稻田杂草效果. 朱文达,张良,李芳.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草甘膦不同复配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效比较
作者:褚世海;黄启超;李林;顾琼楠;陈安安;李儒海
关键词:草甘膦;复配剂;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效
-
棉隆土壤消毒联合种植密度防除油菜田杂草及对作物产量和田间光照的影响
作者:朱文达;颜冬冬;刘晓洪;李林;曹坳程
关键词:棉隆;种植密度;杂草防效;养分;油菜籽产量
-
土壤熏蒸剂棉隆联合太阳能消毒防治草莓土传病害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王晴;李林;朱文达;方文生;王秋霞;李园;曹坳程;颜冬冬
关键词:土壤熏蒸;太阳能消毒;棉隆;防治效果;经济效益
-
国内外153份小麦种质条锈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周警卫;叶博伟;张朋飞;张宇庆;郝敏;尹毓若;袁婵;李志康;李顺达;夏先春;何中虎;张宏军;兰彩霞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苗期抗性;成株抗性;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抗病性鉴定
-
湖北省撂荒耕地扩种棉花存在的问题和种植技术要点
作者:张友昌;张教海;张海林;张晓玲;李林;王孝纲
关键词:撂荒耕地;植棉;栽培技术;土地整理;杂草防除;害虫防治;施肥;化学调控
-
棉花纤维品质SNP标记研究进展
作者:冯常辉;李林;张友昌;王琼珊;张教海;王孝刚;夏松波
关键词:棉花;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数量性状位点;纤维品质
-
基于矮败小麦分子育种策略培育黄淮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轮选20
作者:买春艳;刘易科;刘宏伟;李洪杰;杨丽;吴培培;周阳;张宏军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Fhb1;矮败小麦;双单倍体;黄淮冬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