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红欣 1 ; 王佰众 1 ; 栾天浩 1 ; 李玉发 1 ; 赵德 1 ; 何中国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关键词: 燕麦;吉燕3号;系统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0 年 18 期
页码: 71
摘要: 介绍燕麦新品种吉增3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菜豆新品种九架豆1O号的选育. 陈爱星,梁国生,郑昊,徐珊珊,刘洋,姜巍,薛爽. 2011
[2]草木樨栽培技术. 耿慧. 2008
[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研究与展望. 富健,王新风,孟凡刚,马巍. 2009
[4]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燕麦带状间作种植模式研究. 赵洪祥,边少锋,闫伟平,孙宁. 2017
[5]网袋法快速测定燕麦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张之鑫,宋志峰,杨建,蔡玉红. 2018
[6]特用春谷南引栽培技术. 刘晓辉,高士杰,刘宝珠,张玉龙,王锦棉. 2005
[7]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赵洪祥,孟祥盟,边少锋,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6
[8]苜蓿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杨威,陈东明. 2002
[9]晒干条的夏萝卜栽培技术. 韩喜国,李晓丽. 2005
[10]大豆新品种吉育104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王洋,马晓萍,王跃强,杨光宇,陈健. 2012
[11]绿豆新品种吉绿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郭中校,王明海,刘红欣,王桂芳,栾天浩,檀辉. 2007
[12]大豆新品种吉育74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李楠,李明姝,秦胜华,赵久安. 2006
[13]桦甸市退耕还林地套种灰苏子栽培技术. 张文君,方向前,王瑞荣,乔志一,丁绍文,钟彦涛,滕占春. 2015
[14]关于影响玉米籽粒容重的栽培技术研究. 刘海天,马晶,刘武仁. 2016
[15]桦甸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付稀厚,方向前,吴彦波,孙国臣,刘勤来,刘慧军,李姝. 2015
[16]春小麦新品种吉春23号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窦忠玉,梁军,杨永志,李雪连,李昊,王丽,张学军. 2016
[17]玉米质量与产量协同提高的关键技术研究. 刘武仁,冯艳春,郑金玉,刘凤成,赵福仁. 2004
[18]桦甸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曹文明,方向前,苏仕卫,付稀厚,韩喜福. 2013
[19]花生新品种吉花1号选育报告. 栾天浩,李玉发,刘洪欣,王佰众,赵德,何中国. 2010
[20]大田甜瓜双膜覆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张秀云,方向前,杨丽娟,王瑞荣,苏仕卫,郑殿臣.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离体培养筛选高油花生新种质及WRI1基因验证
作者:王伟;张语桐;牛海龙;刘红欣;张万年;肖夏;张连喜;李玉发
关键词:高油花生;离体诱变;博来霉素;WRI1;表达分析
-
花生YABBY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张万年;牛海龙;王伟;刘红欣;李伟堂;李玉发
关键词:花生;YABBY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序列分析;表达模式
-
花生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徐彪;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王伟;李玉发;吴松权;何中国
关键词:花生(Arachis hypogaea);SSR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指纹图谱
-
种植技术和种植密度对吉花2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伟;李玉发;何中国;刘红欣;李伟堂;杨翔宇;张连喜;牛海龙
关键词:多粒型花生;种植技术;种植密度;叶面积系数;光合势
-
高纬度下花生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李玉发;李淑芳;王伟;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肖夏;陈敏
关键词:花生;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
-
适于机械化的高粱杂交种吉杂17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高悦;侯佳明;丁博;赵德;梁军;杨微;李继洪
关键词:高粱;机械化;吉杂176;选育;栽培技术
-
油用向日葵种子发育过程中油酸形成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李洋;杨翔宇;任孝慈;李晓伟;郭荣秋;何中国;王佰众;张连喜
关键词:向日葵;RNA-Seq;油酸;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