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稻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爱农 1 ; 张增全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褐稻虱;水稻抗虫性;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1992 年 19 卷 03 期

页码: 199-2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研究了褐稻虱在7个水稻品种上的生存、发育、繁殖、性比、翅型分化和干物质积累等基础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与标准感虫品种 TN1相比,在 ASD7上一至四龄若虫生存率较低,但五龄若虫生存率、成虫干重和生殖力等无明显差异;在沪粳抗品种上的结果则完全相反,一至四龄若虫生存率较为相近,而五龄若虫生存率、成虫干重和生殖力等均较低。因此,ASD7和泸粳抗可能存在不同的抗褐稻虱机制。

  • 相关文献

[1]褐稻虱与水稻的氮素营养关系. 张增全,顾金炎,周爱农. 1992

[2]褐稻虱饲料稻株中数种氨基酸的营养效应. 张增全,顾金炎. 1985

[3]稻田水浆管理对水稻生理代谢和褐稻虱种群的影响. 张增全,顾金炎,周爱农. 1992

[4]籼、粳稻亚种间和粳稻不同生育期对褐稻虱种群消长的影响. 张增全. 1988

[5]不同控温条件对褐稻虱生存、繁殖的影响. 郑惠忠. 1988

[6]几个籼粳稻品种(系)的褐稻虱抗性评价. 陈德明,袁全昌,胡国文,唐健,马巨法,陈忠孝,潘群威,汪树俊,崔寿柏,黄恩友. 1991

[7]淡足侧沟茧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曾爱平,王奎武,蒋杰贤,季香云,游兰韶. 2005

[8]沿海滩涂土壤大麦氮、磷、钾最佳施用量研究. 诸海焘,李国梁,施圣高,陈小倩,田吉林,蔡树美. 2017

[9]草莓果生刺盘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测定. 宋丽丽,张丽勍,高清华,段可. 2019

[10]无需覆土的蘑菇属食用菌——中国美味蘑菇. 李传华,刘培培,赵春生,贾薇,李泰辉,李正鹏,陈明杰. 2018

[11]ST细胞的鉴定及种子细胞库的建立. 彭丽英,章伟建,张华弟,徐平,钱忠辉,潘杰,朱永军,张春玲,蒋凤英. 2014

[12]芦笋紫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和药剂筛选研究. 曾蓉,陆金萍,陈文俊,宋荣浩,童蕴慧,戴富明. 2011

[13]草菇V_9等三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王辅德,叶叙丰,倪迪安,夏镇澳,蔡令仪,陈敬荣,高君辉,乔卫亚. 1996

[14]稻田耳叶水苋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涛,沈国辉,平立锋,陆保理,钱振官,温广月,甘惠哗,王卫平. 2011

[15]不同地区有害疣孢霉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谭琦,王镭,王永红,王菊明,关斯民. 1996

[16]高羊茅炭疽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ITS序列分析. 曾蓉,陆金萍,陈文俊,宋荣浩,徐敬友,戴富明. 2009

[17]砂培体系中甜菜多粘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彭日荷,韩成贵,杨莉莉,刘仪. 1997

[18]新古尼异虫草培养及子实体成分分析. 林群英,龚光禄,李传华,吴亮亮,邓春英. 2023

[19]珍稀食药用菌紫丁香蘑的研究进展. 周峰,王瑞娟,李玉,于海龙,郭倩. 2010

[20]秀珍菇生物学特性研究. 冯志勇,王志强,郭力刚,高君辉,程继红,郭倩.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