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效应及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蕊菊 1 ; 柴守玺 2 ; 马忠明 3 ; 车宗贤 4 ; 包兴国 4 ; 张久东 4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4.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玉米;水肥耦合;水分利用效率;产量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1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1004-10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案,研究了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效应及土壤水分动态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水肥耦合模式对带田作物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灌水量4800m3/hm2,施氮肥420kg/hm2,磷肥120kg/hm2的处理(W2N2P2)中,带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达最高值,决定带田总体产量性状主要因子为氮肥,其次为水分,氮肥对总体产量的绝对贡献率为80%,水分对总体产量的绝对贡献率为53%,总体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1**)。同一灌水条件下,小麦孕穗期,在0~60cm土层中,小麦带低氮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高氮处理,玉米带土壤含水量则差异不显著;小麦收获后,随氮肥水平的增加玉米带土壤含水量差异极显著,0~80cm复合群体土壤平均含水量呈现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

  • 相关文献

[1]隔根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消耗特征的影响. 郑立龙,陈珩. 2017

[2]水肥耦合对基质栽培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吴科生,车宗贤,卢秉林,张久东,杨蕊菊,崔恒. 2023

[3]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马明生,樊廷录,王淑英,李尚中,赵刚. 2010

[4]土壤水分下限对固定道垄作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罗双龙,马忠明,李玉斌,杨钊,吕晓东. 2017

[5]秋覆膜对旱地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郭天文,康恩祥. 2011

[6]氮素营养对黄土高原旱地玉米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宋尚有,王勇,樊廷录,高育锋,唐小明,李尚中. 2007

[7]不同基因型玉米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王国宇,宋尚有,樊廷录,李尚中,赵刚. 2009

[8]留膜留茬免耕栽培对甘肃中部旱作区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健,马明生,张建军. 2021

[9]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灌水量对河西灌区玉米群体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 2024

[10]全膜双垄沟不同覆膜时期对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郭天文. 2012

[11]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覆膜类型综合评价. 张芮,李红霞,高彦婷,董博,张海粟,温文,王磊. 2024

[12]青贮玉米豌豆间作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照霞,郭贤仕,马一凡,胡自治. 2005

[13]高分子聚合物对沙化地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张朝巍,姜小凤,张国平,郭天文,陈年来. 2015

[14]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方式的水温及增产效应. 李尚中,王勇,樊廷录,王立明,赵刚,唐小明,党翼,王磊,张建军. 2010

[15]水肥耦合对土壤水分及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风. 2019

[16]河西冷凉灌区膜下滴灌娃娃菜产量和品质对水肥耦合的响应. 陈静茹,王晓巍,马彦霞,张玉鑫,蒯佳琳. 2023

[17]氮素水平对小麦根-冠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绪成,郭天文,谭雪莲,高世铭,上官周平. 2008

[18]全膜覆土栽培对作物的水温效应. 侯慧芝,吕军峰,郭天文,张平良,张国平. 2012

[19]陇中半干旱地区地膜覆盖和补灌对玉米及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张开乾,郑立龙. 2016

[20]可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