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鱼类肌间刺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良骁 1 ; 董在杰 1 ; 苏胜彦 2 ; 张建桥 1 ; 刘伟 1 ; 李灵玲 1 ; 袁新华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肌间刺;分类;形态分布;形态发育;作用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04 期

页码: 234-235+2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肌间刺即通常所谓的细鱼刺,是分布于椎体两侧肌隔中的小骨,为低等真骨鱼类骨骼系统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其数目随着鱼类的演化逐渐减少,直至进化到某一阶段完全消失。本研究主要对鱼类肌间刺从附着位置和形态类型上进行分类,然后从肌间刺的形态分布、形态发育以及作用等几个方面作简单介绍,为肌间刺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资料。

  • 相关文献

[1]肌间刺缺失突变对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肌肉发育的影响. 杨建,佟广香,郑先虎,孙志鹏,吕伟华,孙效文,匡友谊. 2019

[2]几种常见鲤科养殖鱼类肌间刺的初步研究. 董在杰,黄代中,李丽娟,袁新华,缪为民,陈奇渠,陆志兵,张炳良. 2006

[3]绿色添加剂溶菌酶及其应用. 许红,徐奇友,刁新平. 2005

[4]美洲鲥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与生长特征. 张呈祥,徐钢春,徐跑,郑金良,顾若波. 2010

[5]条石鲷早期仔鱼的形态发育观察. 区又君,李加儿,谢菁,何永亮. 2016

[6]拉萨裂腹鱼的胚胎及仔稚鱼发育特征. 徐滨,朱祥云,魏开金,徐进,马宝珊,王宁. 2020

[7]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的跟踪观察. 陈超,孔祥迪,李炎璐,宋振鑫,贾瑞锦. 2014

[8]七带石斑鱼仔稚鱼的形态发育和生长特征. 区又君,廖光勇,李加儿,苏慧,陈超. 2013

[9]黄鲷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发育. 夏连军,施兆鸿,王建钢,陆建学,赵荣兴,谢立峰. 2005

[10]青龙斑仔、稚、幼鱼形态发育及饵料转变的观察. 李涛,吕国敏,黄小林,蔡云川,刘付永忠,马志洲,黄忠. 2013

[11]黑龙江秋大麻哈鱼耳石形态发育研究. 刘伟,战培荣,赵春刚,唐富江,蒋树义. 2010

[12]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子一代形态发育的研究. 张梦淇,陈超,李炎璐,孔祥迪,于欢欢,刘莉,张廷廷. 2014

[13]加强科研单位信息宣传工作的实践探索. 孙麓垠,周状,林连升. 2013

[14]水产标准化基础探讨. 王玮,张祝利,丁建乐. 2010

[15]关于渔业科技信息刊物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作用与功能的探讨. 陆忠康. 1994

[16]亚硫酸盐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周德庆,张双灵,辛胜昌. 2004

[17]认识水产编务工作特点提高编务人员水平. 林肖玲. 2007

[18]虾类消化道菌群研究进展. 马甡,于明超,李卓佳. 2007

[19]科学化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高建芳,赵立丛. 2010

[20]中国南海美济礁和大亚湾水螅水母纲(刺胞动物门)三新种记述. 杜飞雁,林昭进,许振祖,黄加祺,郭东晖.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