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V-2.宁杂1号三系亲本磷营养吸收积累分布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建芹 1 ; 浦惠明 1 ; 陈新军 1 ; 张洁夫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油菜;三系亲本;磷营养;积累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4 年 04 期

页码: 35-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测定宁杂 1号三系亲本宁A6、宁B6、宁R1植株及各器官不同生育期磷含量 ,结果表明 ,随着生育期的推移 ,三系亲本单株和相同器官磷含量及积累量变化趋势一致。单株磷含量呈“W”形变化趋势 ;叶片与单株类似 ;根、茎、分枝的磷含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生殖器官则呈先升后降趋势。三系亲本单株的磷素积累有两次高峰 ,第一次在抽薹阶段 ,第二次在结角阶段 ;营养器官的磷素积累多呈先升后降趋势 ;生殖器官的磷素积累呈递增趋势。各器官磷素分布最多的时期为 :根在返青抽薹期 ,茎在花期 ,叶在苗期 ,分枝在花期或角果期 ,生殖器官在成熟期。同一生育期中 ,各器官的磷积累量多以保持系最高 ,均以恢复系最低

  • 相关文献

[1]宁杂1号三系亲本钾营养吸收积累分布差异研究. 高建芹,浦惠明,陈新军,张洁夫. 2004

[2]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V-1.宁杂1号三系亲本氮营养吸收积累分布差异. 高建芹,浦惠明,陈新军,张洁夫. 2003

[3]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Ⅴ.宁杂1号三系亲本氮、磷、钾营养吸收积累差异. 高建芹,浦惠明,陈新军,张洁夫. 2003

[4]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Ⅱ.MICMS双低不 …. 浦惠明,张坚勇. 1998

[5]优质高产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的选育. 单忠德,孙明法,孙红芹,严国红,万林生,王爱民,朱国永,何冲霄,唐红生,任仲玲. 2009

[6]优质油菜“盐油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 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 2010

[7]杂交油菜宁杂1号氮磷钾吸收与积累规律初探. 高建芹,浦惠明,袁灿生. 2002

[8]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孙红芹,单忠德,万林生. 2009

[9]优质高产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万林生,单忠德,孙明法,孙红芹. 2009

[10]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淮杂油7号的选育. 蒋守华,刘葛山. 2011

[11]油菜品种盐油杂3号选育. 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倪正斌,王爱民,何冲霄,朱国永,唐红生. 2012

[12]甘蓝型杂交油菜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和动态聚类分析. 孙红芹,万林生,倪正斌,单忠德. 2012

[13]高产双低杂交没菜淮杂油1号的选育. 刘葛山,赵祥祥. 2003

[14]沿海地区高产杂交油菜产量因素分析. 单忠德,万林生,孙红芹,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 2010

[15]双低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周传珠. 2008

[16]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淮杂油1号的选育. 刘葛山,赵祥祥,严卫古. 2003

[17]国审高含油杂交油菜盐油杂3号的轻简化制种技术. 孙红芹,单忠德,万林生,倪正斌. 2015

[18]江苏沿海地区杂交与常规油菜主要性状分析. 单忠德,姚立生,孙明法,孙红芹,万林生. 2008

[19]江苏省杂交油菜产量优势分析及育种策略. 顾炳朝,岳绪国,杨军,唐泽庆,张超. 2013

[20]杂交油菜新品种淮杂油5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蒋守华,刘葛山,徐美琴.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