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牡丹江水系钝吻细鳞鲑的同工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钱学磊 1 ; 孙中武 1 ; 尹洪滨 2 ; 庞艳红 1 ; 张地龙 1 ; 牟振波 2 ;

作者机构: 1.东北林业大学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钝吻细鳞鲑;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组织;遗传变异

期刊名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5382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01 期

页码: 91-93+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对牡丹江水系钝吻细鳞鲑(Brachymystax tumensis)的眼、性腺、心、肾、肝、肌肉6种组织中的12种同工酶LDH、MDH、G6PDH、EST、POD、ME、SOD、α-AMY、CAT、COX、SDH和FDH进行了电泳研究,结果显示:钝吻细鳞鲑同工酶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共记录出20个基因座位,其中9个基因座位Est-1、Est-4、Est-5、G6pdh-2、Gdh-1、Ldh-1、Sdh-1、Sdh-2、Sod-2表现为多态。钝吻细鳞鲑的多态座位比例(P=45%)在鱼类中居较高水平,平均预期杂合度(He=0.224 3)、平均实际杂合度(H′0=0.654 0)也较高,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证明钝吻细鳞鲑可能存在较高程度的非平衡选择。从钝吻细鳞鲑群体的遗传偏离指数(d=1.915 3)可以看出,其杂合子高度过剩,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5)在目前已见报道的硬骨鱼类多样性研究中(Ne=1.16~1.58)处于上限值,即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从研究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牡丹江水系的钝吻细鳞鲑的种质杂合度较高。

  • 相关文献

[1]鱼类同工酶电泳方法的改进. 葛彦龙,尹洪滨,石连玉,孙效文. 2010

[2]翘嘴红鮊和海南红鮊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朱华平,黄樟翰,卢迈新. 2003

[3]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同工酶分析. 潘伟志,尹洪滨,孙中武,葛学亮,柯冬蕾. 2006

[4]荷那龙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3种同工酶的分析. 杨淞,黄樟翰,叶星,卢迈新. 2006

[5]美国金鳟的同工酶分析. 吴艺,尹洪滨,孙中武,王炳谦,马晓龙. 2006

[6]中华鳖和台湾鳖的同工酶初步比较. 姚雁鸿,余来宁,方耀林,许映芳. 2002

[7]星突江鲽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李晨,马爱军,庄志猛,尤锋. 2008

[8]大鳞鲃鱼同工酶的研究. 葛彦龙,徐伟,耿龙武. 2011

[9]驼背鲈不同组织5种同工酶表达的差异. 区又君,齐旭东,李加儿. 2010

[10]卵形鲳鲹不同组织同工酶表达的差异. 齐旭东,区又君. 2008

[11]两种壳色虾夷扇贝的同工酶分析. 孙秀俊,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王卫军. 2009

[12]绥芬河三块鱼和珠星三块鱼种群的生化遗传变异及亲缘关系. 马波,陈金平,董崇智. 2005

[13]黄姑鱼群体遗传结构的同工酶分析. 韩志强,高天翔,韩冰,庄志猛. 2009

[14]5个虹鳟群体的生化遗传分析. 庞艳红,孙中武,尹洪滨,王炳谦. 2007

[15]基于形态学差异探讨秦岭细鳞鲑亚种有效性问题. 蒙彦晓,王桂华,熊冬梅,刘海侠,张建禄,王继隆,王立新,刘小林. 2018

[16]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变异探讨黑龙江和图们江细鳞鲑属鱼类的分类地位. 马波,姜作发,霍堂斌. 2009

[17]乌苏里江2种细鳞鲑种群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微卫星分析. 马波,姜作发. 2007

[18]乌苏里江流域尖吻细鳞鲑及钝吻细鳞鲑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荻,徐革锋,刘洋,卢彤岩,牟振波. 2010

[19]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和微卫星标记探讨秦岭细鳞鲑物种有效性. 熊冬梅,蒙彦晓,张鑫淼,王继隆,冯广朋,邵俭,王立新. 2023

[20]AFLP技术的优化及在三倍体银鲫DNA指纹图谱中的应用. 韩启霞,高国强,刘春雷,徐丽华,池炳杰,梁利群.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