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东北地区春玉米物候期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淮贺举 1 ; 李存军 1 ; 李奇峰 1 ; 史磊刚 1 ; 陶欢 1 ; 胡海棠 1 ; 陈阜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春玉米;物候期;生育期;时空特征;倾向率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81-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1981~2012年东北地区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物候期观测记录,分析春玉米关键生育期及不同生育阶段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为春玉米种植的适应策略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玉米平均播种期、拔节期、开花期及成熟期日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12~139、170~193、196~213和249~270 d,物候期空间分布整体表现为纬度越高物候期越迟的趋势。播种期、拔节期、开花期及成熟期的倾向率分别在-0.53~0.8、-0.4~0.5、-0.7~0.65和-0.22~0.65 d/年。各生育期长度的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营养生长期、并进期、生殖生长期及全生育期长度的范围分别为42~70、17~31、47~62、119~155 d。营养生长期倾向率大多在0~0.7 d/年,并进期倾向率大多在-0.88~0.48 d/年,生殖生长期倾向率大多在0~0.76 d/年,全生育期倾向率大多在0~0.5 d/年。

  • 相关文献

[1]丛枝菌根真菌对草地植物生长表现的研究进展. 鲁佳男,陈月,邵增会,许继峥,阚海明,孙鑫博. 2022

[2]东北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淮贺举,孙宁,史磊刚,李奇峰,胡海棠,陶欢,李存军. 2020

[3]2002—2009年东北早熟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变化. 王玉莹,张正斌,杨引福,王敏,赵久然,杨国航. 2012

[4]内蒙古草原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沈贝贝,魏一博,马磊超,徐大伟,丁蕾,侯路路,秦琪,辛晓平. 2022

[5]几种加拿大多年生牧草在甘肃景泰的引种试验. 周玉雷,李征,曹致中. 2004

[6]桂林地区葡萄溃疡病菌分生孢子田间扩散动态研究. 娄兵海,陈爱军,白先进,李兴红,何建军,刘萍. 2015

[7]广西桂林物候期比对估算桃需冷量研究. 李海炎,万保雄,马瑞娟,梁瑞郑,陆泰良,朱鹏翔,俞明亮,姜全. 2023

[8]日光温室基质栽培对‘红颜’草莓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董静,张运涛,王桂霞,金万梅. 2008

[9]暖温带典型树种春季物候期水溶性化合物δ13C变化规律. 赵旭,鲁绍伟,李少宁,徐晓天,赵娜. 2022

[10]温光生态效应对春玉米物质生产的影响. 戴明宏,单成钢,王璞. 2008

[11]旱作玉米施用氮肥对土壤氮素淋溶和移动的影响. 郭建华,赵春江,王秀,孟志军,马伟. 2007

[12]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 戴明宏,赵久然,杨国航,王荣焕. 2010

[13]北方旱作条件下玉米施用氮肥对氮吸收和淋溶的影响. 郭建华,赵春江,孟志军,王秀,马伟. 2008

[14]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施用方式对土壤脲酶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张莉,熊波,卢闯,翟振,蒋彬,李传友,衣文平,逄焕成,李玉义. 2017

[15]不同缓/控释肥料在京郊春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初探. 范珊珊,杨俊刚,刘瑜,赵凯丽,陈娟,金强,朱文,韩宝,高飞. 2022

[16]温光生态效应对春玉米物质生产的影响. 戴明宏,单成钢,王璞. 2009

[17]基于DNDC模型研究春玉米长期秸秆还田的氮肥减施潜力. 李骁,姜蓉,侯云鹏,何萍,邹国元,徐新朋,樊代佳,何新,何文天. 2023

[18]东北地区春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和验证. 卢宪菊,郭新宇,温维亮,于泽涛. 2019

[19]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估算模型比较研究. 樊鸿叶,李姚姚,卢宪菊,顾生浩,郭新宇,刘玉华. 2021

[20]一次性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影响. 杨俊刚,高强,曹兵,陈新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