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形态学差异探讨秦岭细鳞鲑亚种有效性问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蒙彦晓 1 ; 王桂华 1 ; 熊冬梅 1 ; 刘海侠 1 ; 张建禄 1 ; 王继隆 1 ; 王立新 1 ; 刘小林 1 ;

作者机构: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水产科学教研室;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秦岭细鳞鲑;尖吻细鳞鲑;钝吻细鳞鲑;形态差异;多元统计分析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550-5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Li)的亚种分类地位自命名以来一直饱受争议。研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及差异系数检验法,对秦岭细鳞鲑和黑龙江流域的尖吻细鳞鲑(B.lenok lenok)和钝吻细鳞鲑(B.tumensis)的5项可数性状和34项标准化后的比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尖吻细鳞鲑、钝吻细鳞鲑和秦岭细鳞鲑在32项比例性状和5项可数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贡献率较大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2.779%;以逐步判别分析方法选用14个判别效果较好的比例性状构建了3个细鳞鲑类群的判别函数,综合判别率为99.4%。基于欧式距离矩阵法构建的形态学聚类图显示,秦岭细鳞鲑和尖吻细鳞鲑距离较近,而与钝吻细鳞鲑距离较远。据Mayr 75%亚种识别和划分规则,34项比例性状和5项可数性状中,尖吻细鳞鲑和秦岭细鳞鲑第一鳃弓外鳃耙数目的差异系数大于1.28,而钝吻细鳞鲑和秦岭细鳞鲑有31项比例性状和2项可数性状的差异系数高于1.28。据分析结果,结合秦岭细鳞鲑地理隔离的事实及其与尖吻细鳞鲑和钝吻细鳞鲑的形态差异,推断秦岭细鳞鲑与黑龙江流域内的尖吻细鳞鲑的形态差异程度至少已达亚种水平。

  • 相关文献

[1]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和微卫星标记探讨秦岭细鳞鲑物种有效性. 熊冬梅,蒙彦晓,张鑫淼,王继隆,冯广朋,邵俭,王立新. 2023

[2]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变异探讨黑龙江和图们江细鳞鲑属鱼类的分类地位. 马波,姜作发,霍堂斌. 2009

[3]乌苏里江2种细鳞鲑种群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微卫星分析. 马波,姜作发. 2007

[4]乌苏里江流域尖吻细鳞鲑及钝吻细鳞鲑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荻,徐革锋,刘洋,卢彤岩,牟振波. 2010

[5]湖北7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崔学海,沙航,郜卫华,梁宏伟,罗相忠. 2023

[6]长江口刀鲚群体形态差异研究. 刘若晖,宋超,杨刚,赵峰,张涛,耿智,冯广朋,胡丽娟,彭彪彪,庄平. 2022

[7]牡丹江水系钝吻细鳞鲑的同工酶. 钱学磊,孙中武,尹洪滨,庞艳红,张地龙,牟振波. 2009

[8]兰州鲇与秦岭细鳞鲑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兰国柱,李涛,杨元昊,陈博,李锋刚,范晶晶,武金星,李海滨,王绿洲. 2019

[9]秦岭细鳞鲑稚鱼对底质颜色、光照强度及光色的选择行为. 张林,兰开勇,宋荣群,熊冬梅,李瑞娇,李军文,姜海波,邵俭. 2023

[10]秦岭细鳞鲑的年龄与生长. 薛超,危起伟,孙庆亮,吴金明,李罗新. 2013

[11]秦岭细鳞鲑早期发育观察. 施德亮,危起伟,孙庆亮,李罗新,杜浩. 2012

[12]秦岭细鳞鲑栖息地环境特征研究. 吴金明,杨焕超,邵俭,杜浩,王成友,危起伟. 2017

[13]秦岭细鳞鲑的研究进展. 王丰. 2011

[14]大菱鲆4个进口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于飞,张庆文,孔杰,栾生. 2008

[15]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杂交种(施氏鲟♂×达氏鳇♀)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张颖,刘晓勇,曲秋芝,孙大江. 2012

[16]3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杨慧,朱文彬,董在杰,吕帆,公翠萍,刘念,袁新华. 2015

[17]白斑狗鱼与黑斑狗鱼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霍堂斌,袁美云,马波,蔡林刚,阿达可白克·可尔江,姜作发. 2011

[18]黄海、东海近海七个棘头梅童鱼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梁述章,宋炜,赵明,谌微,李羽,马凌波. 2018

[19]长江流域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野生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张龙,石林林,梁宏伟,李青彬,李艳和. 2018

[20]青岛近岸金乌贼繁殖群体形态特征及遗传分化. 王林龙,张秀梅,王展,宋娜,高天翔.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