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与大豆孢囊线虫病性相关的PAPD标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章彦 ; 刘学义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RAPD;大豆孢囊线虫;分子标记;抗病品种;育种

期刊名称: 高技术通讯

ISSN: 1002-0470

年卷期: 1998 年 008 卷 011 期

页码: 45-48

收录情况: EI

摘要: 利用RAPD-PCR技术,对7个抗大豆孢囊线虫的大豆和10个感病大豆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供试的200个随机引物均产生了清晰稳定的RAPD扩增产物,其中有21个随机引物产生的RAPD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获得了5个与大豆孢囊线虫病抗性相关的DNA片段,这些RAPD标记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辅助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大新品种的选育.

  • 相关文献

[1]亚麻抗锈病基因M4的特异分子标记. 薄天岳,叶华智,王世全,杨建春,李晓兵,翟文学. 2002

[2]分子标记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詹海杰,曹亮,李燕平,牛晓艳,郑建婷,冯国亮. 2018

[3]棉花早熟性QTL定位研究进展. 高玉虹,姜艳丽,李朋波,宋建中,皇甫张龙,胡晓丽,黄晋玲,石跃进. 2012

[4]DNA分子标记技术与玉米育种. 田齐建,曹秋芬,张效梅,王志. 2005

[5]抗白粉病基因PmCH1357相关分子标记验证与评价. 陈芳,李欣,乔麟轶,李锐,郭慧娟,常利芳,张树伟,阎晓涛,畅志坚,张晓军,李东方. 2020

[6]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张正,连灵燕,王高鸿,杜艳伟,李颜方,赵晋锋. 2015

[7]应用ISSR标记分析灰布支黑豆与晋豆23的F_3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任小俊,马俊奎,章彦,刘学义. 2003

[8]大豆抗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分级标准研究. 史宏,刘学义,任小俊,马俊奎. 2004

[9]大豆新种质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王志,曹如槐,田齐建,穆志新,南城虎. 2000

[10]利用大豆分子连锁图定位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QTL. 蒙忻,刘学义,方宣钧. 2003

[11]我国“应县小黑豆”对SCN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SSR及ISSR分子标记研究. 王敬强,宛煜嵩,刘学义,王敬强,陈品三. 2002

[12]中国大豆遗传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研究. 李莹,王志,焦广音,常汝镇. 1991

[13]一步法提取大豆孢囊线虫DNA. 马俊奎,史宏,任小俊,刘学义. 2004

[14]高抗大豆孢囊线虫1、3、4号小种新品系创制及抗源品种的遗传. 李莹,李原萍,张昕艳. 1999

[15]大豆抗源品种抗大豆孢囊线虫的机理研究. 高平平,乔燕祥,王果平,周建萍. 1999

[16]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示范效果. 王建军,王燕,石秀清,赵丽芳,王富荣,赵晓军. 2011

[17]小麦秆黑粉病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范绍强,曹亚萍,武银玉,张姝敏,谢咸升,郑王义,王东升. 2015

[18]防治小麦病害的根本途径-关于小麦抗锈资源重新利用问题的探讨. 王美玲,李世平. 1996

[19]High efficiency organogenesis and analysis of genetic stability of the regenerants in Solanum melongena. Xing, Y.,Yu, Y.,Luo, X.,Zhao, B.,Guo, Y-D.,Zhang, J-N.. 2010

[20]玉米丝黑穗病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王建军,王燕,石秀清,赵丽芳,王富荣.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