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临型小型雄性不育系及恢复性能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仇松英 1 ; 许钢垣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恢复系;雄性不育系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1997 年 025 卷 004 期

页码: 13-16

摘要: 临型小麦不育系是一种新型不育系,1986-1996年通过广泛测交,从1244份组合中筛选出126份高度恢复的组合,恢复力强,优势明显的恢复系已选出34个.通过回交转育育成了71份矮秆,抗病,综合性好,改良型小麦雄性不育系.

  • 相关文献

[1]高粱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 程庆军,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王立新. 2001

[2]利用雄性不育系培育玉米新品种. 闫米格,武岩军,任丽萍,李素玲. 2011

[3]新选高梁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2011

[4]利用Barnase和Barstar基因创建棉花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 朱永红,李朋波,潘转霞,杨六六,夏芝,曹彩荣,吴翠翠,丁霄,侯保国. 2017

[5]新选高粱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2011

[6]临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恢复性能的研究. 仇松英,许钢垣,武计平,孟兆平,薛金枝. 1997

[7]高粱航天诱变后代的变异观察. 王呈祥,白志良,王良群,杨伟,刘勇. 2005

[8]谷子雄性不育系利用及存在问题. 李志华,景小兰,穆婷婷. 2016

[9]A_1,A_2型高粱雄性不育性核质互作遗传方式研究. 孟春刚,张福耀,韦耀明,牛天堂. 2005

[10]高粱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V_4A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李团银,张福耀,李三棉,韦耀明,柳青山. 1995

[11]两个谷子雄性不育系柱头生活力的研究. 阎喜梅,张福耀,赵丑玲. 2002

[12]谷子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李会霞,王玉文,王高鸿,田岗,史琴香. 2002

[13]大白菜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关键技术. 赵美华,董晓飞,赵铁锁,牛建中. 2018

[14]高粱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3SX-1A选育及其应用. 平俊爱,张福耀,程庆军,杜志宏,吕鑫. 2007

[15]糯高粱新选不育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周福平,张晓娟,张一中,邵强,柳青山. 2013

[16]高粱A_1A_2雄性不育系柱头生命力的研究. 王景雪. 1990

[17]高粱雄性不育系败育机理研究进展. 赵丽芳,张福耀. 2009

[18]新引进印度高梁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张桂香,史红梅,宋旭东,李占录,李爱军,翟世宏. 2007

[19]三个大豆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研究初报. 李莹,卫保国,王志. 1988

[20]新引进印度高粱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张桂香,史红梅,宋旭东,李占录,李爱军,翟世宏.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