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鱼喜)群体形态学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红艳 1 ; 高天翔; 李健; 潘晓哲; 张辉; 张岩;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鱼喜);形态特征;框架法;多元分析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004-7271

年卷期: 2013 年 22 卷 001 期

页码: 17-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东营、青岛和温州近海的中国(鱼喜)(Sillago sinica)3个地理群体共69尾样品进行了常规形态特征测定,以框架测量法测定了18个框架数据,并基于多变量分析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鱼喜)不同地理群体可数性状上均无显著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27个形态特征值中,东营群体与青岛和温州群体间分别有17个和14个变量存在显著差异,温州和青岛群体间仅有6个变量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存在交叉现象,无法检测到与地理相对应的分支类群;根据第一和第二主成分构建的散布图显示,东营群体个体相对集中.以上实验结果均表明,中国(鱼喜)3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东营群体与其它两群体间形态差异较大.该研究为中国(鱼喜)种群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为其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中国(鳝)群体形态学初步研究. 张红艳,高天翔,李健,潘晓哲,张辉,张岩. 2013

[2]中国群体形态学初步研究. 张红艳,高天翔,李健,潘晓哲,张辉,张岩. 2013

[3]斑节对虾4个地理种群自交与杂交F_1的形态特征分析. 孙苗苗,黄建华,杨其彬,周发林,苏天凤,江世贵. 2012

[4]中国对虾“黄海1号”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的形态特征比较. 李朝霞,李健,王清印,何玉英,刘萍. 2006

[5]斑节对虾南海1号和非洲品系自交、杂交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蔡云川,江世贵,孙苗苗,黄建华,杨其彬,姜松,杨丽诗,邱丽华,周发林. 2016

[6]南黄海和东海中南部小黄鱼种群形态分化. 薛艳会,刘尊雷,李圣法,吴磊,卢占晖,程家骅. 2021

[7]基于框架法的东黄海日本鲭产卵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刘楚珠,严利平,李建生,吕振波,张壮丽,张辉,李圣法. 2011

[8]大菱鲆4个进口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于飞,张庆文,孔杰,栾生. 2008

[9]3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杨慧,朱文彬,董在杰,吕帆,公翠萍,刘念,袁新华. 2015

[10]白斑狗鱼与黑斑狗鱼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霍堂斌,袁美云,马波,蔡林刚,阿达可白克·可尔江,姜作发. 2011

[11]黄海、东海近海七个棘头梅童鱼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梁述章,宋炜,赵明,谌微,李羽,马凌波. 2018

[12]春季白沙湾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吴风霞,黄洪辉,黄建荣,刘华雪. 2016

[13]长江流域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野生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张龙,石林林,梁宏伟,李青彬,李艳和. 2018

[14]棕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与亲本的形态差异. 吴玉萍,田永胜,李振通,张晶晶,李子奇,成美玲,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 2019

[15]6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形态学分析. 徐滨,李忠,魏开金,马宝珊,朱祥云,徐进. 2019

[16]2014年夏黄海浮游植物群集及其对物理过程的响应. 吕末晓,栾青杉,彭亮,崔毅,王俊. 2016

[17]刀鲚和湖鲚种群的形态判别. 程起群,李思发. 2004

[18]大银鱼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周彦锋,徐东坡,方弟安,尤洋. 2016

[19]象山港水域虾类群聚结构特征. 郭靖,姜亚洲,林楠,袁兴伟,张翼,李圣法. 2013

[20]江黄颡(Pelteobagrus vachelli)和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杂交F_1代形态差异. 蔡永祥,陈友明,陈校辉,王明华,潘莹.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