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苏南丘陵区紫花苜蓿菌核病病原研究及防治初报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薇

作者: 张薇 1 ; 胡跃高 1 ; 张力群 1 ; 储国良 2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2.江苏省镇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句容)

关键词: 菌核病;紫花苜蓿;病原鉴定;病害防治

会议名称: 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草学会%中国畜牧业协会

页码: 59-62

摘要: 本文通过对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对采自苏南丘陵地区的苜蓿菌核病菌NJ1进行病原鉴定,确定病原菌为三叶草核盘菌(Sclerotinia trifoliorum).对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8~23℃,最适pH值为5~9.病原菌对硫酸铵利用能力强,对L-半胱氨酸利用能力差;对甘露醇和乳糖利用最好,D-果糖和D-木糖利用较差,不能利用柠檬酸.用平皿法比较化学药剂对病原菌抑菌杀菌能力,其中根必治、速克灵和万霉净3000倍液可完全抑制病菌生长,温室生测表明根必治防效最好.从当地苜蓿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三种有效生防细菌,平皿对峙试验中S1和S2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带达到或超过1.5cm,温室生测S2生防效果最好,防效达67.5%.

分类号: S435.4

  • 相关文献

[1]5种杀菌剂对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体及芽孢的影响. 潘以楼,朱桂梅,郭建,肖婷. 2014

[2]植保无人机对小麦主要病害的防治. 胡中泽,王安,钱巍,张岳芳,王显. 2018

[3]桃细菌性穿孔病及防治研究进展. 纪兆林,张权,严纯,朱峰,赵文静,董京萍,徐敬友. 2020

[4]番茄内生菌St24的鉴定及其对灰霉病的生防作用. 王美琴,马林,韩巨才,刘慧平,贺运春. 2012

[5]堆肥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 马艳,常志州,黄红英,叶小梅,张建英. 2005

[6]脂肽类化合物bacillomycin L抗真菌活性及其对水稻病害的防治. 罗楚平,刘邮洲,吴荷芳,王晓宇,刘永锋,聂亚锋,张荣胜,陈志谊. 2011

[7]放线菌Lj20抗真菌物质的分离及其在病害防治中的作用. 陈红兵,马林,韩巨才,曹挥. 2011

[8]油菜菌核病病原不及防治技术研究. 李茹,赵桂东. 1999

[9]田间湿度对油菜菌核病斑扩展的影响. 陈啸寅,潘以楼. 1997

[10]36%田茂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效果. 吉沐祥,束兆林,缪康,赵来成,潘以楼,戴爱国,王标,王进. 2006

[11]啶酰菌胺对油菜菌核病的作用方式及其田间防效. 顾炳朝,朱桂梅,岳绪国,肖婷,潘以楼. 2012

[12]3种生物源物质对莴苣的促生和防病作用. 周怡,张孝然,陈宸,黄奔立,魏利辉,陈夕军. 2021

[13]油菜菌核病病原及流行规律的确定. 陈茂林,刘才南,杨代凤,史建荣. 2000

[14]油菜菌核病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马田田,陈锋,张维,李洪戈,陈松,张洁夫. 2014

[15]油菜抗菌核病材料宁RS-1的选育与利用.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陈玉卿,顾炳朝,陈新军,高建芹. 2002

[16]农杆菌介导草酸氧化酶基因转入油菜. 何晓兰,刘桂华,吴敬音,薛启汉,倪万潮. 2008

[17]芸薹属油菜种质资源抗(耐)菌核病、病毒病的鉴定. 陈玉卿,张洁夫,伍贻美,侯庆树,周益军,韩红. 1993

[18]速杀菌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张洁夫,伍贻美,王永鹏. 2001

[19]草莓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对12种杀菌剂的毒力测定. 杨敬辉,陈宏州,肖婷,吴祥,吉沐祥,庄义庆. 2015

[20]水稻恶苗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陈宏州,杨红福,姚克兵,束兆林,周华飞,庄义庆.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