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马铃薯晚疫病感病品种在黑龙江省的高产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孙彦良

作者: 孙彦良 1 ; 夏善勇 1 ; 吴立成 1 ; 孟兆华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6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马铃薯研究所,克山,161605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黑龙江;高产栽培技术

会议名称: 2005全国马铃薯产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306-308

摘要: 黑龙江省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耕地资源辽阔.绝大部分地区在整个作物生长季节都适于马铃薯生长,是全国马铃薯生产大省之一.同时,黑龙江省是全国的种薯基地,过去每年向省外调出种薯在30~50万t左右,但近年来出现外调种薯滞销现象,调出量已减少到10万t以下.其原因是:(1)不抗晚疫病品种如费乌瑞它、大西洋等品种栽培技术不合理;(2)农业机械不配套;(3)防病措施不当,导致发生晚疫病灾害.农民经济收入严重受损,面积逐年下降.恰恰市场需求量大的种薯均为不抗晚疫病的品种.针对这一事实,黑龙江省农科院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一套较完善的不抗晚疫病品种(大西洋、夏波蒂、布尔斑克、费乌瑞它)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目前已在生产上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介绍了马铃薯晚疫病感病品种在黑龙江省的高产栽培技术.

分类号: S435.32`S532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 金光辉,孙秀梅,吕文河,文景芝,袁善奎. 2005

[2]马铃薯原生质体转几丁质酶基因研究. 邸宏,肖智敏,刘昭军. 2008

[3]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资源及杂交后代晚疫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娄树宝,李凤云,田国奎,王海艳,王立春,王辉. 2020

[4]五种高效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高雪冬. 2019

[5]分子标记技术在马铃薯晚疫病研究中的应用. 金光辉,吕文河,孙秀梅,白雅梅,李文霞. 2007

[6]牡丹江地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范书华. 2007

[7]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因素研究. 丁俊杰,郑天琪,马淑梅,申宏波,宋宝琴. 2005

[8]两种新型生物肥对马铃薯产量及晚疫病的影响. 赵海红. 2014

[9]不同杀菌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吴秀峰,董学志,闵凡样,杨帅,王文重,高云飞. 2016

[10]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R8分子标记检测与田间抗性评价. 娄树宝,杨梦平,邢金月,翟玲侠,王辉,刘春生,王立春,宋继玲. 2024

[11]5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闵凡祥,郭梅,高云飞,王晓丹,胡林双,魏琪,董学志,张铉哲,武佩祥. 2012

[12]安克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试验. 张新宇. 2005

[13]浅谈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 张静华,邸树峰. 2016

[14]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研究. 闵凡祥,王晓丹,胡林双,魏琪,董学志,刘伟婷,郭梅. 2010

[15]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马铃薯药肥一体化防病增产技术研究. 顾鑫,丁俊杰,杨晓贺,姚亮亮,高学东,刘伟,赵海红,张茂明. 2018

[16]几种新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筛选试验. 胡尊艳. 2010

[17]哈尔滨市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 高云飞,郭梅,王晓丹,闵凡祥,杨帅,吕典秋,张必弦,陈磊. 2013

[18]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方法的研究. 吴炳芝,段文学,孙毅民. 2000

[19]6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胡尊艳,夏平,李志新,高焕勇,于敏,孙继英,汝甲荣. 2010

[20]马铃薯种质资源晚疫病抗性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筛选. 娄树宝,李凤云,田国奎,王海艳,田振东,王立春,刘喜才,王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