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王跃强
作者: 王跃强 1 ; 王曙明 1 ; 赵丽梅 1 ; 孙寰 1 ; 李建平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四平)
关键词: 大豆;制种技术;杂交育种
会议名称: 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
页码: 621-62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封闭及开放条件下,利用苜蓿切叶蜂、蜜蜂、花蓟马等昆虫媒体为大豆传粉,进行不育系繁育及杂交种制种技术的探讨与研究.经过广大科学家的努力,已经实现在网室内利用蜜蜂及切叶蜂传粉,配制大豆杂交组合和生产小批量杂交种子,不育系结实率达到55.9~100﹪;开放条件下,在干旱、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利用蜜蜂及苜蓿切叶蜂传粉,不育系结实率达到50~80﹪,制种产量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吉林省农科院在吉林省西部及内蒙古东部干旱地区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大豆不育系扩繁及杂交种制种试验,制种技术基本成熟.
分类号: S565.103.51
- 相关文献
[1]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6的功能验证及不育新种质创制. 张万年,杨静,杨绪磊,高萌萌,林春晶,刘鹏,李志刚,杨向东,张春宝. 2023
[2]杂交大豆制种技术体系的建立. 赵丽梅,彭宝,张伟龙,张连发,张井勇,李建平,李茂海,孙寰. 2010
[3]杂交大豆吉育606栽培要点及制种技术. 彭宝,张春宝,闫昊,张伟龙,张井勇,赵丽梅. 2013
[4]杂交大豆合理群体结构的研究.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2006
[5]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研究与展望. 富健,王新风,孟凡刚,马巍. 2009
[6]白灵侧耳(白灵菇)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谭笑,滕立平,路杨,李莉,李慧,温嘉伟,李玉. 2015
[7]东北地区类梅花新品种选育. 张铁华,张加延,李锋,唐士勇,刘宁. 2010
[8]我国黄瓜品种的选育研究进展. 徐海钰,李雪,于磊,朱国民. 2018
[9]夏大豆在吉林省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李明姝,李楠,秦胜华,赵久安. 2006
[10]玉米杂交育种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许明学,荆绍凌,苗万波. 2000
[11]双乾肉羊的培育历程与应用前景. 刘昕昕,翟博,赵中利,曹阳,马惠海. 2024
[12]高粱四杂30号制种技术. 石贵山,周紫阳,马英慧. 2005
[13]莫吉制种技术探讨. 姜天元,张岩,徐国安. 1997
[14]高粱吉杂225高产制种技术. 徐晨,杨永志,陈冰嬬. 2021
[15]高粱杂交种吉杂151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梁军,杨微,侯佳明,高悦,赵德,李捷,李继洪,高士杰. 2020
[16]杂交豆2号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彭宝,赵丽梅,王曙明,程砚喜,孙寰,王跃强,李建平,张伟龙. 2008
[17]杂交大豆育种方法和制种技术的实践与研究. 彭宝,张伟龙,赵晓明,赵丽梅,张景勇,孙寰. 2010
[18]高粱四杂30号制种技术. 石贵山,周紫阳,马英慧. 2005
[19]"双高"大豆杂交种吉育612创制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彭宝,张春宝,张伟,张井勇,闫昊,林春晶,王鹏年,赵丽梅. 2019
[20]高粱新品种吉杂210号高产制种技术. 石贵山,刘洪欣,邴志,包淑英,王鼐.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芽期耐旱性QTL定位及相关基因挖掘
作者:谢建国;王明亮;张云峰;孟凡凡;郑宇宏;李广;孙星邈;范旭红;杨振宇;王曙明;蒋洪蔚
关键词:大豆芽期耐旱;资源鉴定;QTL定位;候选基因;单倍型
-
高油高产大豆杂交种吉育671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作者:关哲允;闫昊;刘大壮;丁孝羊;张井勇;彭宝;赵丽梅;张春宝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吉育671;细胞质雄性不育;选育;制种技术
-
1994-2023年全国大豆审定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作者:段明威;陈健;侯云龙;邱红梅;陈亮;崔正果;王跃强;刘德泉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品种;区域;产量
-
不同化控剂处理对杂交大豆制种催熟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鹏年;刘大壮;闫昊;张井勇;赵丽梅;张伟;郑宇宏;王亮
关键词:化控剂;杂交大豆;百粒重;发芽率;催熟
-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基础与育种应用
作者:张春宝;孙妍妍;赵丽梅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基础;分子机制
-
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517的选育研究
作者:谢建国;王曙明;蒋洪蔚;王明亮;李广;张云峰;刘井莉;郑宇宏
关键词:大豆;品种;吉育2517;高蛋白;高产;栽培模式
-
低温和土壤偏干对玉米发芽的影响试验研究
作者:李建平;任景全;马艳敏;王冬妮;曹铁华;杨会兵;陈长胜
关键词:低温;土壤偏干;玉米;发芽;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