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药用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探讨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萧整玉

作者: 萧整玉 1 ; 张良佑 2 ; 潘大建 3 ; 黄巧云 3 ; 范芝兰 3 ;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

2.华南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广州)

3.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广州)

关键词: 褐稻虱;抗性机制;药用野生稻

会议名称: 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昆虫学会

页码: 626-627

摘要: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野生稻与栽培稻的杂种后代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初探. 张良佑,萧整玉,吴洪基,黄巧云,潘大建. 1998

[2]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申建梅,胡黎明,万树青,潘大建. 2010

[3]药用野生稻TAC克隆转化籼稻的体系初探. 汪暖,陈志雄,刘蕊,江奕君,潘小芬,刘向东,刘耀光. 2010

[4]药用野生稻挥发油对褐飞虱的驱避作用与化学成分. 申建梅,胡黎明,万树青,张扬. 2010

[5]中国野生稻资源及其抗虫性. 冯国忠,万树青,潘大建. 2002

[6]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抗性物质的研究. 肖汉祥,张良佑. 2001

[7]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评价及利用初报. 黄巧云,潘大建,梁能,张良佑,曾玲,吴荣宗. 1992

[8]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抗性机制的研究. 肖汉祥,张良佑. 2001

[9]野栽杂种后代水稻品种对褐稻虱抗性机制的研究. 肖汉祥,李燕芳,张扬,黄炳超. 2011

[10]褐稻虱生物型变异动态监测及抗虫品种资源推荐. 谭玉娟,张扬,黄炳超. 1997

[11]香蕉对枯萎病的抗性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邵秀红,窦同心,林雪茜,盛鸥,邓贵明,毕方铖,胡春华,李春雨,易干军,杨乔松. 2018

[12]香蕉-尖孢镰刀菌互作机理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吴元立,杨乔松,李春雨,黄秉智,董涛,盛鸥,毕方铖,邓贵明,胡春华,高慧君,窦同心,何维弟,刘思文,易干军. 2020

[13]天津市小麦田荠菜对双氟磺草胺的抗性及其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突变. 李琦,于金萍,郭文磊,刘亦学,张惟. 2021

[14]花生种子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抗黄曲霉侵染的关系. 周桂元,梁炫强. 2002

[15]甘蔗对螟虫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甘仪梅,曾凡云,张树珍,杨本鹏.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