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Bt对EoNPV增强作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徐健

作者: 徐健 1 ; 刘琴 1 ; 殷向东 1 ; 祁建杭 1 ;

作者机构: 1.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扬州,225007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多角体病毒;茶尺蠖;增效作用

会议名称: 第十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与产业化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微生物学会

页码: 103-109

摘要: 本文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和苏云金杆菌(Bt)的联合作用.5组不同含量EoNPV中混合2000IU/mg Bt后共毒系数在106.02~128.03之间,表明Bt与EoNPV混用对茶尺蠖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以1.0×107 PIB/ml EoNPV与2000IU/mgBt混用增效作用最明显,LC50为817.03 ug/ml.以2龄茶尺蠖试验增效作用最明显的EoNPV·Bt的杀虫速度,LT50较EoNPV缩短了2d.EoNPV·Bt对茶尺蠖具有拒食作用,茶尺蠖对EoNPV·Bt处理茶树的食叶量比EoNPV的处理减少了65.9%.同时EoNPV·Bt对茶刺蛾、茶银尺蠖等茶树鳞翅目害虫的兼治作用达85.8%和88.7%.多点田间药效试验表明,EoNPV·Bt药后10d对茶尺蠖防效达81.8~93.24%.

分类号: Q939.1

  • 相关文献

[1]苏云金杆菌防治花生田蛴螬试验. 刘荆,朱若是,贺云龙,王一线,郑武良. 1988

[2]1%蛇床子素·8000IU/μlBt水悬浮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 夏礼如,王永霞,杨克林,程玲娟,姜华,李成印,石志琦. 2009

[3]苏云金杆菌防治蛴螬试验示范. 刘荆,朱若是. 1997

[4]苏云金杆菌HD―73杀虫蛋白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陈松,吴敬音. 1999

[5]PCR快速筛选含Cry1类基因的苏云金杆菌菌株. 钟万芳,方继朝,郭慧芳,王节萍,刘宝生. 2005

[6]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其他昆虫病毒混用的增效作用及其对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郭慧芳,方继朝,张海. 2002

[7]硅处理茶树对茶尺蠖取食的调控作用. 李荣林,杨亦扬,万青,李欢,胡振民,李全华,蒋川花. 2018

[8]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9]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 束兆林,杨红福,缪康,赵来成,姚克兵,于居龙. 2015

[10]杀虫剂的联合作用. 刘贤进,王荫长. 1995

[11]多菌灵与三唑酮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的协同作用. 孙国才,季明东,陆长婴,李沛元. 2000

[12]杀虫剂联合应用及其发展. 刘贤进,王荫长. 1994

[13]毒死蜱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配的增效作用. 陆长婴,吴彤东,刘凤军,沈明星,姚月明. 2008

[14]咪鲜胺与氟环唑及其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吉沐祥,陈宏洲,姚克兵,杨敬辉,王健,吴祥. 2013

[15]噻呋酰胺与氟环唑及其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作用. 吉沐祥,陈宏州,吴祥,姚克兵,朱成刚,王莉莉,王健. 2014

[16]农药助剂青皮橘油对不同除草剂的增效作用. 李茹,熊战之,倪向群,张凯. 2020

[17]补骨脂种子提取物与丙硫菌唑复配对桃褐腐病菌的增效作用. 王晓琳,孙伟波,李朝辉,黄洁雪,邬劼,吉沐祥. 2020

[18]戊唑醇和枯草芽孢杆菌协同作用防治蚕豆枯萎病及增效机理初探. 陈志谊,任海英,刘永锋,许志刚. 2002

[19]杀虫剂混合使用的增效作用评判分析. 顾中言,许小龙,徐德进,徐广春. 2009

[20]不同昆虫病毒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 郭慧芳,方继朝,罗伟杰,张海.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