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龙江省的马铃薯产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吴国林

作者: 吴国林 1 ; 陆忠诚 2 ; 秦昕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克山,161606

2.中国马铃薯编辑部,哈尔滨,150030

3.东北农业大学马铃薯研究室,哈尔滨,150030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黑龙江省;比较优势;种植模式;设施栽培;加工工艺

会议名称: 200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

页码: 40-46

摘要: 马铃薯是我省农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是种植业的主要产业之一.马铃薯的生产与加工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蕴藏着巨大的生机.据考证,黑龙江省马铃薯栽培始于清末,1915年<呼兰府志>就有关于马铃薯的记述,迄今也有近百年.由于我省大部分地区属中温带,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质肥沃,无论气候或土壤条件非常适于马铃薯生长发育,因此马铃薯的栽培早已遍布全省.我省不单是全围的马铃薯生产大省,历来就是全国的马铃薯主要种薯生产基地.尤其自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马铃薯播种面积从80年代初的24.6万hm2发展到目前的40多万hm2,总产量不同年景波动在480至900万t之间.90年代前,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所产马铃薯的用途比例,大约为鲜薯食用占55.2%,加工占7%,外调商品薯及种用占24.1%,其余为自留或饲用.自90年代末期以来,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获得的明显经济效益;在马铃薯面积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省的马铃薯加工利用的深层次开发被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并通过不同形式投入了大量资金,从而推动了我省马铃薯产业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民间经济实体和外企也看好了我省丰富的马铃薯原料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也都纷纷投资办厂.包括精淀粉、变性淀粉、颗粒全粉、雪花全粉及马铃薯食品加工等.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从而使我省的马铃薯加工数量由过去占总产的7%上升到25%,不论在加工能力或加工产品的品种上均跃到了全国前列.本文介绍,1 黑龙江省的马铃薯产业概况,2 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3 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4 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几点想法。

分类号: S532.048`F326.1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刘在东,徐凤花,于德才,白艳菊,高艳玲,王文重,范国权. 2008

[2]2022年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形势分析及建议. 李庆全,牛志敏,张丽娟,南相日,高云飞. 2022

[3]克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劣及问题分析. 姚依彤. 2017

[4]18个诱变苜蓿新品系比较试验研究. 韩微波,张月学,唐凤兰,刘杰淋,刘凤歧,朱瑞芬. 2013

[5]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提高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启示. 曾玉珍,曾祥俊. 2004

[6]中俄大豆贸易对俄罗斯阿穆尔州农业的影响. 魏然,张武,Селъхова О А,李阳,韩德志,于晓光,崔杰印,位昕禹,崔少斌. 2022

[7]浅析影响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的因素. 宗天鹏. 2013

[8]黑龙江省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刘爱群,何宁,韩德贤,唐晓东. 2009

[9]黑龙江省连种抗病品种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消长变化的研究. 马书君,于佰双,王家军,王树林,崔丽伟. 1999

[10]中央一号文件引领黑龙江省奶牛业发展. 李伟,殷元虎,王芳,王曾明,李红宇,徐婷婷. 2007

[11]黑龙江省玉米青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梅丽艳,李莫然,王芊,韩庆新. 1999

[12]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光辉,孙秀梅,曹淑敏,盛万民,夏平. 2004

[13]黑龙江省浆果加工的现状与展望. 张军. 2010

[14]黑龙江省能源作物——甜高粱的研究与发展. 王黎明. 2007

[15]黑龙江寒地粳稻现状与发展战略. 韩贵清. 2010

[16]浅谈黑龙江省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唐晓东. 2009

[17]黑龙江省主要土壤供钾能力及土壤钾素演变特性. 李玉影,吴英,刘双权,金平. 1999

[18]黑龙江省大豆施硫效果的研究. 申惠波. 1999

[19]黑龙江省主要类型水稻土的含硫状况和硫肥效应. 迟凤琴,魏丹,申惠波,吴英. 1998

[20]黑龙江省主要类型土壤耕层有效硫状况及硫肥效应研究. 吴英.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