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抗大豆孢囊线虫1、3、4号小种新品系创制及抗源品种的遗传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李莹

作者: 李莹 1 ; 李原萍 1 ; 张昕艳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太原)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抗源品种;遗传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植物环境生理学术讨论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页码: 128-128

摘要: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抗源品种抗大豆孢囊线虫的机理研究. 高平平,乔燕祥,王果平,周建萍. 1999

[2]大豆抗源品种抗大豆孢囊线虫机理研究. 高平平,乔燕祥,李莹,周建萍. 1999

[3]应用ISSR标记分析灰布支黑豆与晋豆23的F_3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任小俊,马俊奎,章彦,刘学义. 2003

[4]大豆抗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分级标准研究. 史宏,刘学义,任小俊,马俊奎. 2004

[5]大豆新种质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王志,曹如槐,田齐建,穆志新,南城虎. 2000

[6]利用大豆分子连锁图定位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QTL. 蒙忻,刘学义,方宣钧. 2003

[7]我国“应县小黑豆”对SCN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SSR及ISSR分子标记研究. 王敬强,宛煜嵩,刘学义,王敬强,陈品三. 2002

[8]中国大豆遗传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研究. 李莹,王志,焦广音,常汝镇. 1991

[9]一步法提取大豆孢囊线虫DNA. 马俊奎,史宏,任小俊,刘学义. 2004

[10]与大豆孢囊线虫病性相关的PAPD标记. 章彦,刘学义. 1998

[11]黄瓜苗期低温弱光下MDA含量主基因-多基因联合遗传分析. 闫世江,张继宁,刘洁. 2009

[12]小麦醇溶蛋白组分的遗传研究. 杨海峰,李小燕,徐向阳,蔡岳,朱俊刚,孙黛珍. 2009

[13]茄子苗期若干耐低温性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阎世江,张继宁,刘洁. 2020

[14]小麦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思考. 赵吉平,左联忠,王彩萍,侯小峰,郭鹏燕,郭兆萍. 2012

[15]小麦抗旱性遗传模型及适宜选择世的分析. 卫宗,乔蕊清. 1997

[16]彩色棉纤维色泽遗传规律研究. 李永山. 2002

[17]高粱穗部7个性状的遗传分析. 侯荷亭,侯旭东,仪治本,王良群. 1997

[18]小麦黄矮病病指遗传研究. 范绍强,谢咸升,郑王义,李峰,宋保林. 2005

[19]冬小麦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刘新月,卫云宗. 2006

[20]大豆抗孢囊线虫4号小种的遗传和转育. 王志,李莹. 199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